唐文宗李昂是个好皇帝吗?如何评价唐文宗

唐文宗李昂是个什么样的皇帝?如何评价唐文宗
唐文宗李昂(809年―840年),是唐朝的第十四代皇帝,唐穆宗李恒第二子,母贞献皇后萧氏 。公元826年12月登基,年仅18岁,公元826―840年在位,在位14年,执政期间政治黑暗,官员和宦竖争斗不断,是唐朝社会走向没落的转型时期,唐文宗本人也形同傀儡,最后抑郁而死,享年32岁 。
历史评价
历史上对文宗留下了这样的一句评价:有帝王之道,而无帝王之才 。就是说,文宗虽然能够勤勤勉勉、宵衣旰食,但自身缺乏治国的才干,最终也不能消除祸患 。似乎上天也不眷顾文宗,到开成(836~840)中,各地水旱蝗灾不断,彗星频频现于天际,百姓的房屋倒塌,田苗颗粒无收,文宗发出了存抚百姓实施赈济的诏书,但至于能够取得多少赈荒的实效,他已经顾不上了 。开成三年(838)正月初五,京城内发生了宰相李石遭到刺客袭击的严重事件 。李石中了一剑,却是刺断了马尾,还中了一箭,人伤得并不重,但引起了京城的巨大恐慌,第二天常参官入朝者仅有9人而已 。
【唐文宗李昂是个好皇帝吗?如何评价唐文宗】开成四年六月,久旱无雨,派往各处祈雨的使者却没有带来多少值得鼓舞的消息,文宗一度对宰相表示,如果上天再这样不下雨,他就将退居南内兴庆宫,另选贤明之主,不再做这个皇帝了 。十二月,高宗和武则天的乾陵发生了大火,文宗的身体也出现了不适 。开成五年(840)的新年,文宗没有接受群臣的朝贺,正月初四,文宗在大明宫的太和殿走完了他33岁的一生 。文宗在位期间的行为举止,与敬宗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
勤勉听政:文宗与敬宗每月上朝二三次不同,他每逢单日就上朝 。每次上朝时间都很长,举凡军国大事,从朝廷用人到国库储藏,从各地灾情到水利兴修,他无所不问,从大政方针到具体措施,他都详细地与宰相大臣讨论研究 。他要求把各种节假日或者辍朝的时间尽量安排在双日,以便不影响单日的上朝 。文宗还比较重视发挥谏官的作用,太和九年(835)十二月,文宗令铸造“谏院之印”,改变了谏官进奏表章还要在其他部门请印以造成奏事泄密的状况 。
生活节俭:文宗不仅倡导节俭,革除奢靡之风,他自己也身体力行 。即位之初,就下令放宫女、太常音声人,各地额外的进献和上供的奇珍异物基本上停止,五坊的鹞鹰玩物和游猎之事也都停废 。他自己的饮食从不铺张,特别是遇到各地发生灾荒的时候,他更是主动地减膳 。十月十日是他的生日,这一天被立为“庆成节”,文宗也不允许宰杀猪牛,只许食用瓜果蔬菜,他还特别诏令京兆尹暂停在城南的曲江池宴请百官和在宫中为他祝寿 。文宗严禁臣下衣着豪华,有位驸马戴了很贵重的头巾,他提出批评 。有位公主在参加宴会时穿的衣裙超过了规定,他就下令扣除驸马两个月的俸钱以示惩戒 。有一个官员穿着桂管布做的衣服拜见皇上,桂管布是桂林地区生产的一种木棉布,布厚而粗糙,较之绫罗绸缎自然略逊一筹,文宗见他衣衫就认定此人是个忠正廉洁的臣子 。
他自己也做了一件桂管布的衣服,文武百官纷纷效仿,致使桂管布的价格上涨很快 。文宗穿着朴素,有一次他对臣下说:“我身上的衣服已洗了三次了 。”众人都赞誉皇杜牧《张好好诗》局部上节俭的美德,只有翰林学士兼侍书的柳公权认为,皇上君临天下应该选贤任能,使天下太平,皇上穿洗过的衣服,只是生活细节而已 。不过,能够注意节俭对于一个封建皇帝来说也是难能可贵的,史书上也称赞他“恭俭儒雅,出于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