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族的阿吾勒究竟是怎样的氏族形式

哈萨克族牧民对自己的“阿吾勒”是牧民游牧村落的意思 。但是这个“村落”不是随便可以落户的,只有血缘关系最亲密的人家才能成为成员,一般十几户到二十多户人家集居在一起 。由于牧民常年流动,村落也不完全固定,所以只要大家集居在一起的地方,就称之为“阿吾勒” 。实际上,阿吾勒是哈萨克族最细小的社会组织 。哈萨克人注重部落和氏族,同族相见,都要问及部落和祖源,如果说不上,则被认为是孤儿而受冷落 。所以哈萨克人要最少牢记自己七代祖先的名字 。每个父母也把给子女讲述祖源谱系作为一项重要责任 。在“阿肯”弹唱比赛中,有的“阿肯”专问对方的祖源姓名,直问到对方答不上来而取胜 。令人惊奇的是有的“阿肯”一口气可以说出自己30多代祖辈的名字,这真令人佩服 。
“阿吾勒”是氏族最基层的组织形式,再高一级的叫“阿塔” 。“阿塔”是由七代以下的几个阿吾勒组成的组织形式的称谓 。“阿塔”高于“阿吾勒”的血缘社会组织,一般都是同祖的部落组成 。每七代要分化出新的“阿塔”,再由“阿塔”组合成“乌露”,“乌露”又组合为“阿洛斯” 。“阿洛斯”是高一级的组织,再高就成了联盟 。社会组织形式越高,其血缘关系越远,反则社会组织形式越低,血缘关系越近,关系也就十分密切 。这种氏族血缘关系联合体的形成,是由特定的生产方式和生产环境产生的,以适应游牧生活的需要 。在旧社会,这种初级管理体制,也是一种军事组织的形式 。
由于“阿吾勒”是亲密血缘关系的组合体,所以大家团结的十分紧密 。无论谁家有了困难,大家都会主动去帮助 。在搭毡房、擀毡子、打羊毛、剪羊毛、剪马鬃、抓山羊绒、小畜药浴等劳动中,男女老少齐出动,共同完成 。每个“阿吾勒”都有一个头目,哈萨克人称之为
“阿吾勒巴斯”,“巴斯”是“头儿”的意思 。这个“巴斯”一般由“阿吾勒”中的一位德高望重、经历丰富的长辈担任 。牧民的搬迁时间、地点、搬迁顺序都由“巴斯”来安排 。由于有了阿吾勒这种组织形式,大家相互照应,并相互监督一些违约违章的事情 。对丧失劳动力的老人和孤儿都要照顾和收养 。所以在哈萨克族中没有乞丐,如果哪个部落和氏族出现了乞丐,那是整个部落和氏族的耻辱,并受到舆论的谴责 。如果出了英雄、模范和先进人物,同样要受到部落、氏族的爱戴和尊重 。
【哈萨克族的阿吾勒究竟是怎样的氏族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