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奇事:多少文豪官场起步是当县公安局长

唐宋时代,人们常将主簿与县尉并称,通呼作“簿尉”,但顺序上还是排出了前后:一个县衙门中,主簿是老三,县尉是老四 。明朝开始,县尉这个职称没有了,另以典史敷充其职,老百姓在习惯上叫作“四老典”或“四爷” 。此外,县令称“正堂”的话,县丞便叫“左堂”,县尉或典史便叫“右堂”,不过这又是绅士们的叫法了 。
从头讲起的话,县尉是秦汉时就已确立下来的官职 。紧随东汉其后,魏、蜀、吴三国的缔造者,都是县署丞尉出身 。《三国志·吴书·孙坚传》记,孙坚先是受朝廷除授任盐渎县丞,几年后调任盱眙县丞,又转任下邳县丞 。曹操的起家是“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部尉”(《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洛阳是京县,这种县尉有四个,曹操是分管北部治安的 。据《三国志》裴注引《曹瞒传》说,曹操“初入尉廨,缮治四门 。造五色棒,悬门左右各十余枚,有犯禁者,不避豪强,皆棒杀之” 。甚至连权宦蹇硕的叔父亦不能幸免,只因犯了不许夜行的禁令,便被活活打死 。皇帝周围的人看着他讨厌,又抓不到把柄中伤他,于是故意说他好话,给提升一下,撵到顿丘去当县令 。刘备是因镇压黄巾起义有功而被委派到安喜当县尉的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记“督邮以公事到县,先主求谒不通 。直入缚督邮,杖二百,解绶系其颈著马柳,弃官亡命” 。《三国演义》把这段情节移到张飞身上,未免辱没刘备本色 。“解绶”的描写,说明当时的县尉就有印绶;“初入尉廨”,又说明县尉也有独自的衙署;至于杖杀权宦叔父的行迹,就更说明两汉时小小县尉的威风了 。
隋唐时代,县尉的职掌依然承袭汉晋,还是主管一县治安 。长安有四尉,大县有二尉,其他县则一县一尉 。可是曹操的那等威风,这会儿全没了,品秩则每况愈下,京县尉是从八品下,下县尉是从九品下,比主簿更卑微,挤到了九品十八级的最低层 。
前已有述,簿尉品秩虽微,然科第出身之士人初入仕途,仍须由此而进 。有唐一代,几多名人,都有当县尉的经历 。比如白居易登第后,曾有“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的诗句,多少得意,可是他曾经去当县尉;此外像柳宗元当蓝田县尉,贾岛当长江县尉,温庭筠当随州县尉等,皆属此类 。现在想想,那么多大文豪都一个个坐在小县城的“警察局长”位置上,成天忙着去执行捕盗抓匪的事,未免有些滑稽,可这在古代却是极正常的现象 。宋朝的制度,也因袭唐朝,宗泽的仕途便以馆陶县尉起家,专门带着人抓逃兵;还有那位权相蔡京,亦是从钱塘县尉做起,《夷坚志》上还记有他带人去阳村巡捕的故事 。
历史上发生过的宋江起义,在《水浒传》里被渲染得轰轰烈烈,但不少史料都说明曾有一个小小的县尉做过起义军的劲敌 。如葛胜仲《丹阳集》里有篇《承议郎王公墓志铭》,记曰:“公王氏,讳登,……男长曰师醇,次曰师心,……其后师心为海州沭阳县尉,遇京东剧贼数千人浮海来寇,公适就养在邑,命引兵追击境上,馘渠酋数十人,降其余众,一道赖以安堵 。”“京东剧贼”是什么人呢?又有汪应辰《文定集》中的《显谟阁学士王公墓志铭》可以参证:“公讳师心 。……登政和八年进士第,授迪功郎、海州沭阳县尉 。时承平久,郡县无备,河北剧贼宋江者,肆行莫之御 。既转掠京东,径趋沭阳 。公独引兵追击于境上,败之,贼遁去 。”类似王师心这种以县尉职守“御盗”的事例,还可以从宋代史料中找出很多 。如《宋会要》记政和五年时,“叙州南溪县尉张钧躬亲率领保正等,捕获放水强盗贼人软落亨等同伙一十五人”;《东都事略》记方腊起义时,缙云县尉詹良臣曾率弓兵前往镇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