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建筑土掌房是云南彝族民居的特色建筑

云南彝族建筑风格与特色
生活在城市中的我们从小接触的就是高楼大厦 , 而人就像是被关在这些铁笼子里的烦人 。你想不想尝试一些其它有特色的建筑呢?只是外观就能让城里长大的人觉得神奇 。本期小编就带你去彝族文化看看彝族建筑风格与特色 。
彝族是农牧兼营的民族 , 村寨的分布与坐落有其独特的传承 。彝族的村寨多坐落在海拔2000~3000米的山区、半山区 , 相沿聚族而居 , 一般选择向阳山麓 , 顺山修建 , 以山腰、山梁处居多 , 山脚、河谷地带较少 。《元阳县志》载:“彝族多居住在山川壮丽、资源丰富的山区 , 村寨依山傍水 , 四周梯田层层 , 村后有山可供放牧 , 村前有田可供耕种 , 多数村寨都有一条水沟从中流过 。”
彝族分布范围较广 。因此 , 其民居类型为适应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 , 或受其他民族的影响 , 而显得比较复杂 , 不过彝族民居在各民族中却有广泛的代表性 。
【彝族建筑土掌房是云南彝族民居的特色建筑】其居住形式与居住环境的自然条件密切相关 , 长期的生活实践 , 使彝族人民在适应自然 , 合理改造自然的过程中 , 创造发明了富于特色的各式民居 。互板房、闪片房、土掌房、三房一照壁、干栏房等 , 是彝族丰富的民居建筑的典型代表 。


土掌房——彝族独特的民居建筑:彝族的“土掌房”与藏式石楼非常相似 , 一样的平顶 , 一样的厚实 。所不同的 , 是它的墙体以泥土为料 , 修建时使用夹板固定 , 填土夯实逐层加高后形成土墙 。平顶的制作也与石楼相似 , 也具备晒场的功能 。土掌房分布在滇中及滇东南一带 。这一带土质细腻 , 干湿适中 , 为土掌房的建造提供了大量方便易得的材料和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