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全成皇后盛年暴崩之谜:孝全成皇后怎么死的?

【孝全成皇后盛年暴崩之谜:孝全成皇后怎么死的?】孝全成皇后(1808年3月24日-1840年2月13日),钮祜禄氏,名不详,曾祖父为乾隆朝驻藏将军成德,祖父为穆克登布,父亲为清朝苏州驻防将军、乾清门二等侍卫、世袭二等男爵、赠一等承恩侯、晋赠三等承恩公颐龄,满洲镶黄旗人 。她是清宣宗道光皇帝旻宁的第三位嫡妻、即位后所立的第二位皇后(1834年起在位),清文宗咸丰帝的生母 。
钮祜禄氏不管生前死后都极受道光帝的宠爱及重视,从全贵人开始(实际册封时未册为全贵人而直接进位全嫔)、3个月后升全妃、一年后以17岁稚龄超越所有老资格嫔妃成为仅次于孝慎成皇后的全贵妃、而后皇贵妃,直至母仪天下的皇后 。
她于盛年暴崩,死因不明,至今众说纷纭,成为清宫疑案之一 。她生前完全不用凭借子嗣的晋封速度堪称清宫罕见,(整个清朝即使有皇子的嫔妃也未有晋封速度如此夸张的)当皇后后铁腕治后宫也说明了道光帝对其非比寻常的爱重支持,她死后其子奕詝(后来的咸丰帝)能顺利击败其他皇子最终继承大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道光对她爱屋及乌 。也因为孝全成皇后与道光帝感情极深,自她去世后道光便未曾再立皇后 。
孝全成皇后死因之谜
关于孝全皇后的死因,历来众说纷纭,都说皇后死于非命,且矛头都指向婆婆孝和皇太后 。
被迫自杀
此说法有两个版本,一是为父乞官被太后责备,羞愧自杀 。《清宫词》中第二首写孝全成皇后的诗云:
如意多因少小怜,蚁杯鸩毒兆当筵,温成贵宠伤盘水,天语亲褒有孝全 。
作者原注:“孝全皇后由皇贵妃摄六宫事,旋正中宫,数年暴崩,事多隐秘 。其时孝和太后尚在,家法森严,宣宗亦不敢违命也,故特谥之曰:‘全’ 。”照这首诗看,孝全皇后暴崩,似是新年宫中家宴,酒中为人下毒所致 。但“温成贵宠伤盘水”兼用宋仁宗张贵妃恃宠称骄及庆历八年(1048年)近侍作乱纵火,曹皇后率宫人救火擒贼的故事,含沙射影,牵连到了孝和皇太后 。史载:宋仁宗张妃颇与闻外事,曾为其伯父尧佐乞官,或者孝全皇后亦有类似的举动,为父亲颐龄向道光帝求官,而孝和皇太后有所责备,孝全皇后因而羞惧服毒 。真相究竟如何,没有人敢再追查下去,只能不了了之,诚所谓“宫闱事秘,莫得闻矣”!
奕阴谋败露,被迫自杀 。
奕大惊,回家告诉了母亲静贵妃,静贵妃也大吃一惊,忙去告诉孝和皇太后 。太后大怒,便命令道光帝赐死皇后 。道光帝虽然不舍得皇后,但母命难违 。孝全皇后为了自己的儿子能够保全,只好自尽 。
然而这两种说法都有着极大的硬伤:孝全的家族极其显贵显贵,其祖为清朝著名将军,战功显赫,其父拥有世袭爵位,更在实际职务上官至从一品的驻防将军,孝全并没有为其父乞官的必要 。二来孝全皇后所生的奕詝当时既是道光帝的嫡子,又是长子,很难想象同为嫡长子的道光帝会偏心庶子 。且终道光一朝,孝全皇后所获盛宠也远非奕更何况,孝全皇后已经母仪天下,就算将来她的儿子不登大宝,无论哪一个皇子继位,她都是名正言顺的母后皇太后,无论从那一方面评论,毒害庶子都经不起推敲 。
另一个原因则是这样说的:孝全皇后当年在做“全贵妃”生下皇四子的时候捣了鬼 。全贵妃原本的预产期,在生下皇五子的祥妃之后 。但当时皇长子早逝,谁要是先生下了儿子,谁的儿子就是事实上的庶长子,日后能问津帝位 。于是全贵妃就暗中找了太医,软硬兼施,逼着太医配制了催产药物,终于比祥妃提前七天生下了儿子 。——世上没有不漏风的墙,皇太后与皇后婆媳反目,皇后又失了权,于是就有人向皇太后报告了这个多年前的隐秘 。此事一发,皇太后更不能容忍,于是逼着皇后自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