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希腊精神:古代西方哲学思想的最原始集合( 二 )


“城邦” , 是社会文明的关键词 。近代西方的城市文化 , 源头在希腊 。曾几何时 , 汪达尔、日尔曼等北方蛮族入侵 , 城市广场被辟为牧场 , 议会大厅被改成教堂 , 文化陷入了漫长的“中世纪” 。直到“文艺复兴”开始后 , 欧洲文化才回归城市 , 恢复雅典、罗马遗址 , 到处布置廊柱建筑 , 近代城市生活方才洋洋大观 。比之于欧洲 , 中国的城市文化更是惨遭蛮族入侵 , 秦、汉、隋、唐 , 宋、元、明、清 , 总是文明较低的部族集团入主都城 , 践踏前朝文化积累 , 重起文化炉灶 。改朝换代的“革命”之后 , 万事从头来过 。王朝的文化虚无主义 , 造成两千多年间中国城市文化的周期性衰败 , 更使得士大夫思想无所凭借 。文人官宦 , 多数产自田陇山沟 , 初无“城邦理想” 。诗酒高论 , 畅论“仁义道德” , 常怀“天下之忧” , 却随时会在城市生活的具体事务中丢弃起码的“权利”和“自由” 。这种大而无当的思想方法 , 正是本书作者指出的所谓“亚细亚式”的“庞大”和“不确定” 。中国士大夫思想的基本形态 , 不是“城邦” , 而是“乡愿” 。
清末民初 , 上海、北京的学术界有“言必称希腊”的风气 , 后来被讥评为“崇洋媚外” , 以后便偃旗息鼓 。其实 , 那倒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走向城市 , 崇尚“自由”的时代 。希腊城邦重视“市民身份” , 强调“自由民”的主体地位和自治权利 , 无论如何是要肯定的 。城市要有文化 , 市民要有空间 。只有当市民阶层获得权力 , 能够按照“理想国”的蓝图 , 遵循“政治学”的原则 , 自主建设城邦的时候 , 文化才可能有长足的发展 。这是古今中外人类社会的通则 , 且不论是在“古代”、“中世纪” , 还是在“现代” , 抑或是在人云亦云的所谓“后现代” 。读《希腊的遗产》 , 生以上的感叹 。掩卷之余 , 当然要感谢作者、译者和前辈学者 , 他们提供了一个虽然遥远 , 却能让中国人收到回响的“希腊城邦” 。
【解析希腊精神:古代西方哲学思想的最原始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