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室继承之谜:皇太极长子为何没能继承皇位

皇太极生前并没有“立嗣” , 在他逝世之时 , 围绕新一任皇位的争夺便开始了 。争夺这个位置的主角主要是两个人:皇太极的长子肃亲王豪格和努尔哈赤的儿子之一、皇太极的十四弟睿亲王多尔衮 。一场蓄谋已久的斗争即将展开 。
我们先看豪格 , 豪格是皇太极的长子 , 而且战功累累 , 在满族八旗中有正黄、镶黄、正蓝三旗的支持 。豪格身上继承者父亲皇太极的优秀品质 。更为重要的是 , 皇太极在生前已经初步实现了君权至上的专制制度 , 在汉族帝王中“皇子继承”的传统观念已经开始影响了满族贵族们的思想 。
睿亲王多尔衮比豪格小三岁 , 也同样是位高权重 , 战功累累 。他有正白旗和镶白旗的支持 , 而且深得皇太极的信任和倚重 , 他自己也是文武双全 。皇太极曾经对多尔衮说过:“朕爱尔过于诸子弟 , 赖尔独厚 , 以尔勤劳国政 , 恪遵朕命故也” 。可见 , 皇太极对多尔衮的评价极高 , 自己深信诸子弟中只有他能“成事” 。多尔衮最重要的一张牌便是八和硕贝勒共议国政的体制仍然存在 , 皇太极死后 , 这些共议国政的贝勒们大多支持多尔衮 。
可以说 , 此时双方势均力敌 , 难分伯仲 。都没有压倒对手的绝对优势 。双方各自暗地里在做着密谋和交易 。
在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十四日 , 盼望已久的一天终于到来了 。诸王贝勒们在皇太极的棺椁前提议立皇位继承人 , 两黄旗的精锐将停放皇太极棺椁的崇政殿围住 , 两旗代表大臣索尼、鳌拜、图赖等为了争夺“拥力之功”便握剑高喊:“先帝有皇子在 , 必立其一 , 他非所知 。”而多尔衮则以八和硕贝勒共议国政捍卫者的身份 , 回喝到:“放肆 , 诸王贝勒们尚未开口 , 哪有尔等说话的地方 , 还不给我速速退下” 。阿济格和多铎看到眼前的局势 , 并不占优 , 于是赶紧上前劝阻多尔衮 , 可是多尔衮怎会把如此小辈们放在眼里 , 阿济格和多尔衮同母弟弟多铎急的喊道;“太祖遗诏可继位者也有我之名 , 你若不从 , 便立我 。”索尼、鳌拜、图赖等回击到:“太祖遗诏 , 肃亲王之名也在其列” 。多尔衮冷眼说道:“那就立长 , 那当立礼亲王代善” 。当时礼亲王代善 , 已经年老体衰 , 很久不问朝政了 , 他本人也无心介入此争斗之中 。他只好两不得罪 , 说道:“睿亲王若应允 , 诚为国家之福分;否则 , 肃亲王为帝制长子 , 亦可承继大统 。”
【皇室继承之谜:皇太极长子为何没能继承皇位】 豪格坐不住了 , 以退为进说道:“我福小德薄 , 焉能堪当此任 。”说罢 , 拂袖而去 。可惜豪格虽然有父亲作战时的勇敢 , 却没有继承父亲的谋略 。两黄旗的代表也纷纷离座 , 索尼、鳌拜、图赖等齐声道:“我等食帝食 , 衣帝衣 , 帝制于我 , 恩比天高 。若不立皇子 , 我等愿从先帝与地下 。”
代善见双方僵持不下 , 自己也不可能做皇帝 , 于是也打算退出这场辩论了:“我虽先帝之兄 , 但因年事已高 , 不与朝政 , 朝中之事一概不知 , 如何议立?”说完 , 也退出了崇政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