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族医学发展史是啥?朝鲜族医学简介

朝医药是我国朝鲜族在固有文化基础上,吸收中医药的理论,结合本民族防治疾病的经验而形成发展起来的传统医学体系 。简称朝医学或朝医 。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
朝医、 藏医、蒙医、维医、壮医、傣医是我国目前发展成熟、从医人数众多的六大民族医学 。
朝医其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在1920年以前,历时50年的民族医队伍形成时期 。这一时期延边仍处于开垦初期,我国的朝鲜族人口由1907年的8万猛增至30多万,医疗卫生主要以朝鲜族民间东医及其医书的传入和本地草医、针灸医队伍形成为特征时期 。此时,已从朝鲜传入了很多医著,如《东医宝鉴》《东医寿世保元》等经典著作和《医方活套》等民间医籍及《百症赋》等针灸手抄本 。由于《东医宝鉴》的理论较深,故绝大部分民族医主要靠《医方活套》起家,当时,这一类民间民族医队伍的基本力量,约有二百人之多 。
第二阶段是自1920年到1945年近25年历史的民族医药普及提高时期 。此时我国朝鲜族人口达60多万,朝鲜族民族医队伍得到很大发展 。
据当时和龙县公安局和延吉道尹公署文件记载,我国朝鲜民族医队伍里的一些有志之士,配合文化启蒙运动致力于民族医学教育,于1920年在和龙县成立医学研究会,吸收会员48名,开展民族医学教育,此后各地又相继成立了类似的医学研究会,大量吸收民族传统医药人员和民间医,系统学习民族传统医学理论 。1938年成立了汉医讲习会,主讲东医与中医相结合的《汉方医学指南》一书,培训民族医567人次,至1945年末统计,延边民族医已达460人,民族药人员270人 。在这个时期,形成了延边朝鲜族“四象方”医学派,对民族医药队伍的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 。
第三阶段是自1945年开始,至1952年建州初期,在党的民族政策和卫生工作三大原则指引下,民族医药队伍得到迅速发展 。据1953年国家统计,民族医药人员达720人,进入了延边朝鲜族医疗队伍最兴旺发达时期 。
朝鲜民族医学医籍较丰富 。其中以《乡药集成方》《医方类聚》《东医宝鉴》《东医寿世保元》为主要代表经典 。
【朝鲜族医学发展史是啥?朝鲜族医学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