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历史上宋代女子爱情生活如何大胆开放?

导读:“恼烟撩露,留我须臾住 。携手藕花湖上路 。一霎黄梅细雨 。娇痴不怕人猜 。和衣睡倒人怀 。最是分携时候,归来懒傍妆台 。”这是南宋著名的“断肠诗人”朱淑真写的一阙《清平乐》 。词中写的意思是,当含烟带露的季节来到湖上之时,不仅与心上人“携手湖上路”,还“和衣睡倒人怀”,不顾羞怯地倒向恋人的怀抱 。一个女子敢于写出这样的词句,足见宋代女子对爱情追求的大胆、开放和执著!
说到宋代女子的大胆开放,宋代著名的女词人李清照更是如此 。这位生长在济南大明湖畔的女词人豆蔻年华之时,便写下艳词,“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真是哪个少女不怀春?小小年纪就已经知晓偷窥异性少年了 。成年之后,李清照就更为大胆开放了,“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呵,不仅晚归,还喝酒喝得不醉不归,日子过得比历史上任何朝代的女子洒脱和滋润多了,历朝历代有多少女子能有如此闲情常赏落日,划舟野渡,不醉不归的?如果觉得女子喝酒还不够潇洒,再来看看她们的约会,其大胆程度恐怕唐朝女子也会自叹不如 。就看朱淑真的另一首词,“但愿暂成人缱绻,不妨常任月朦胧”,把与恋人幽会的情景写得极尽缠绵,毫无隐晦 。如此看来,“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不只现代女子有如此观念,而这种观念在上千年前的宋代女子早已表明清清楚楚了 。
当然,敢这样大胆约会的并不只是朱淑真一人,大宋一代名臣欧阳修曾写过《生查子·元夕》一首词,写的就是当时女子约会的美妙情景和意境 。词中写道,“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这首词写得虽然令人有些伤感遗怀,但还是把少男少女们在皎洁的月光之下,在朦胧而浪漫的气氛之中,卿卿我我,窃窃私语,浓情蜜意,描写得淋漓尽致 。“女为悦己者容”,宋代女子们爱美爱得不行,“插花野妇抱儿至,曳杖老翁扶背行 。淋漓醉饱不知夜,裸股掣肘时欢争 。”结婚生子后也不甘做黄脸婆,也要戴花示美做万人迷,甚至和男人们吃喝玩乐 。穿着打扮更是不甘落伍,甚是性感,“花艳艳,玉英英 。罗衣金缕明 。闹蛾儿簇小蜻蜓 。相呼看试灯 。”打扮得花枝招展地相邀看灯去,谁说古代女子只有相夫教子的传统观念,没有自己的生活乐趣?
宋代女子的大胆、开放和执著地追求爱情,是由于当时的经济日益活跃和女子地位的不断提高决定的 。有人说唐朝女子的生活时尚,而且地位较高,是古代王朝女子的生活黄金期 。其实,宋代女子的经济生活一点不亚于唐代女子,而且经济收入比唐代女子更高 。追求享受生活的宋代女子,也并非只坐享其成,她们也在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而付出艰辛的劳动 。她们能干各种农活,“大妇腰镰出,小妇具筐逐 。”她们有活跃的经济活动,能协助家计,真正起着“半边天”的作用,也是推动当时生产和消费的一员 。据宋代的一些资料表明,当时女子所从事的职业的多样性 。宋代女子有经营茶店、饮食店、药店等的老板娘,譬如《梦梁录》里的王妈在瓦中开了家名叫“窟鬼茶坊”的茶肆,是当时士大夫最喜欢的聚会的场所之一 。
有些资金较少的女子,盘不下店面进行经营,便在街道做小商贩,比如卖糖、贩卖自己编织的帽子等物品 。《梦梁录》夜市条记载:“中瓦前,有带三朵花点茶婆婆,敲响盖,掇头儿,拍板 。大街玩游人看了,无不唒笑 。”因为不少宋代女子从事手工艺,裁缝、织布,所以宋代女子还会采桑和养蚕,戴复古有《罗敷词》:“妾本秦氏女,今春嫁王郎 。夫家重蚕事,出采陌上桑 。低枝采易残,高枝手难扳 。踏踏竹梯登树杪,心思蚕多苦叶少 。举头桑枝挂鬓唇,转身桑枝勾破裙 。辛苦事蚕桑,实为良家人 。使君奚所为,见妾驻车轮 。使君口有言,罗敷耳无闻 。蚕饥蚕饥,采叶急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