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北反击战我军战略:反攻滇缅打通滇缅公路

缅北反击战是为抗日战争的大型战役之一,发生于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10月至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3月,是中国驻印军和中国远征军在美、英盟军的协同下,在缅甸北部和云南省西部对日军缅甸方面军的发动的一次进攻性战役 。国军以伤亡6.7万的代价打死打伤日军2.5万 。打通了中印公路 。
1942年7月15日,新38师由英帕尔开往蓝姆伽,8月初,从缅北野人山脱险入印的的第5军新22师和军直属部队也来到了蓝姆伽 。根据中美协议,远征军第一路司令长官部撤销,改称为中国驻印军总指挥部 。史迪威为总指挥,罗卓英为副总指挥 。同时,国民政府利用驼峰空运飞机回航的机会,每天空运几百名士兵到印度,以补充兵源 。1942年底,由于史迪威与罗卓英矛盾不可调和,蒋中正被迫将罗卓英调回国内,经过反复考虑,决定派第8军军长郑洞国中将接替罗卓英的职务 。同时决定在驻印军指挥部下设新编第一军建制,下辖新38师、新22师 。郑洞国任军长,孙立人为副军长兼新38师师长,廖耀湘为新22师师长 。3月中旬,郑洞国率军部人员来到蓝姆伽,正式成立新一军 。
1942年底至1944年春,新30师兵员陆陆续续空运到印度,新30师编入新一军序列 。1944年上半年,第14师与第50师的兵员也空运到了印度 。中国驻印军在蓝姆伽换装了美式装备,有美国的军事援助和充足的粮食,军事训练十分扎实 。经过一年的整训,练就了丛林训练和丛林生存的过硬本领 。再加上同时大批知识青年在蒋中正“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号召下,踊跃参军,士兵的素质有了大大的提高,这两点使得驻印军的战斗力大为提高 。
1942年6月,怒江防线稳定之后,国民政府积极训练军队,准备反攻缅甸 。1943年2月1日,蒋中正任命陈诚为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3月28日,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部在云南楚雄成立 。陈诚从重庆飞到楚雄就任,着手进行远征军部队的训练和反攻计划的制定 。1943年8月,远征军的5个军编练和装备基本完成 。后调来的第54军也在11月完成改编 。其中,第11集团军下辖第2、第6、第71军和第200师 。第20集团军辖第53、第54军共4个师 。另外第八军和第93师直属远征军司令长官部 。1943年冬,陈诚因病辞职,卫立煌接任远征军司令 。
1943年3月,新38师的114团即先行开进野人山区,掩护中美部队修筑自印度列多到野人山区的中印公路 。1943年10月下旬,雨季停止,在列多的新22师和新38师主力乘车到达胡康河谷边缘,驻印军缅北反攻战正式开始 。经过血战之后,新38师于12月29日攻克于邦 。随后在新38师的配合下,新22师于1944年3月5日攻克孟关 。后来两师合作攻下瓦鲁班 。新22师在攻占瓦鲁班战斗中突袭18师团司令部,缴获18师团发布作战命令的关防大印,这在抗战期间绝无仅有 。蒋中正给其嘉奖电为:中国虎!1944年4月份新22师、新38师、第30师、第50师与美军联合围攻下了密支那 。攻克密支那后,各个部队修整了2个月,此时第14师、第50师、新30师已陆陆续续空运来到缅北反攻的前线,中国进入缅甸的部队已达到5个师,为便于指挥,将新一军扩编为新一军和新六军两个军 。新一军下辖新30师和新38师,军长孙立人 。新六军下辖新22师、第14师、第50师,军长廖耀湘 。郑洞国升任驻印军副总指挥 。1944年10月16日,新一军与新六军开始向八莫发起进攻,12月初,日军进犯独山,贵阳告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下令调新六军回国保卫大西南,新六军主力于12月1日奉命停止前进,新六军军部及新22师、第14师被空运至云南沾益,以保卫重庆 。留下第50师与新一军作战,归新一军指挥(后来正式编入新一军序列) 。1944年12月15日新一军攻克了八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