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刘邦的遗嘱:让大汉江山延续了三百年( 二 )


曹参,是刘邦坚定的追随者 。在对秦军、项羽及叛军的无数次战斗中,他立下了汗马功劳 。但这并非是他被刘邦看好的因素,刘邦之所以看好他,是因为此人好黄老之学,并懂得进退周旋之道 。果然,曹参接任相国后,无为而治,“萧规曹随” 。
刘邦宠爱戚夫人
表面上来看,这是黄老之学和当时的汉朝政局所要求的 。深一层来讲,他不能搅动吕后掌管的汉政权,因为当时的形势是,吕后随时都会掀起一场宫廷政变 。
曹参之后的王陵,治国能力并不强,但此人宁肯掉脑袋,也不会放弃原则,使得吕后往往在一些为自己家族争取利益的情况下碰软钉子 。吕后在这种情况下去询问陈平,陈平是个诡计多端、保身有术的家伙 。他满口答应吕氏的一切意见,而背地里却跟周勃联系紧密 。
这正是刘邦的英明之处,陈平虽然足智多谋,但他没有军权,而太尉周勃正弥补了这一缺陷 。吕后去世前,吕氏的势力已经达到顶峰,作为丞相的陈平和作为太尉的周勃几乎被排挤得无事可干 。可当吕后一死,在诸吕欲作乱之时,陈平立即跳了出来,因为深谙保身之术的他知道,一旦吕氏得了天下,他陈平就只能等死 。所以,他立即联合掌握帝国军队的太尉周勃和刘氏宗室成员,迅雷不及掩耳地诛灭了诸吕 。刘邦说“安定刘氏天下的”必是周勃,果然言中 。
但是,仅凭这道对人事安排的遗嘱,刘邦就有那么大的自信保住刘氏天下吗?刘邦对吕后的了解,恐怕要远比我们深刻得多 。吕后是一个野心勃勃的女政治家,难道仅凭这张人事安排的网,刘邦就自信能罩住吕后?
牵制:高超的艺术
稍有常识的人通过刘邦立的人事安排遗嘱,都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刘邦把遗嘱交付吕后,本不是一件明智的事情 。和秦始皇交托给赵高的遗嘱一样,这也是一个信息的单向传递,在汉初政局不稳的形势下,发生问题的概率非常之大 。
刘盈像尤其是当太子刘盈是个懦弱怕事之人的情况下,确切地说,太子刘盈会成为懦弱者,完全拜刘邦所赐 。刘盈在童年时曾受到过两次很严重的惊吓,第一次是项羽的军队对刘邦的家乡进行大扫荡,掳走了刘盈的祖父和母亲 。当时,小刘盈不过五岁,因为个子小而藏在草丛里幸免于难,但惊吓是肯定有的 。第二次更是可怕,他跟着刘邦躲避项羽的追杀,而刘邦嫌车上载重太多,影响逃命,于是按照胖瘦的次序,将刘盈姐弟从车上踹下去 。那可是亲爹啊,亲爹把自己从车上踹下来送给了前来追赶的仇人 。任何人都不能接受这种“连摔带吓”,从此以后,刘盈有一种很“宝贵”的性格:懦弱怕事,一遇事就如惊弓之鸟 。
网络配图

刘邦在太子一事上曾想过动大手术,拿下刘盈,立他最宠爱的戚夫人的儿子赵王如意为太子 。但是,在刘盈母亲吕后和众大臣的反对下,他最终没能成功 。
在刘邦看来,因为要被废掉的是吕后的亲生儿子,在“母以子贵”的传统下,吕后的反对于情于理都说得过去 。可连大臣也反对,刘邦就觉得很纳闷 。虽然大臣们给出的理由是废黜太子关系到国家安危的大事,但刘邦觉得这种理由并不充分 。
吕后当然有控制刘盈的想法,而那些大臣们也未尝不做如是想 。即使这些人没做如是想,现实情况也确是如此 。当时的情况是,能够危及刘盈执政的势力一个是以吕雉为代表,包括吕泽、吕产、吕禄叔侄在内,我们称其为“后党” 。另一个是以萧何为代表,包括曹参、周勃、灌婴在内,我们称其为“相党” 。双方都与刘邦至亲至密,刘邦实在不能将他们明目张胆地干掉 。但刘邦有他自己的一套办法,这种办法也只有流氓才可以想得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