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是如何三次登上皇帝宝座的

导读:1918年的北京,在各色人物尽情表演的大舞台上,有一个小孩子却常常被人们忽视 。他时常骑着自行车,在锯掉门槛的巨大庭院里转来转去 。他就是躲在紫禁城里的清逊帝溥仪 。溥仪的确是个与众不同的人物 。他不仅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末代皇帝,而且也是唯一一个当了三次“皇帝”的人 。
提到溥仪,许多人都知道他是满清十二帝最后的一位皇帝,是为宣统皇帝 。他在清朝这十二个皇帝当中,有六个独到之处,一是十二个皇帝当中最后的一位皇帝,二是登基时年龄最小的一位皇帝,三是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四是没有庙号谥号的皇帝,五是没有皇陵的皇帝,六是接连做了三次皇帝的皇帝 。
网络配图

第一次当皇帝
说起来溥仪登上大清王朝的皇帝大位其实纯属历史的偶然,因为他不是光绪的儿子,所以在光绪皇帝驾崩之前,溥仪也并非是皇太子 。其实早在戊戌政变之后,慈禧就打算废掉光绪皇帝,但光绪皇帝又没有子嗣继承大位,怎么办?然而,慈禧太后自有办法 。公元1900年,即光绪二十五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慈禧太后颁下懿旨,由军机大臣载漪的儿子溥儁做“大阿哥”,将来继承同治皇帝为嗣,兼祧光绪皇帝为嗣,就是既继承同治皇帝又继承光绪皇帝,并且传话,第二年大阿哥和光绪皇帝之间要举行一个仪式,就是光绪皇帝要举行禅位大典,同时举行大阿哥登极大典 。
谁知道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义和团事件,载漪就是“大阿哥”的父亲,支持义和团 。慈禧因此革去载漪军机大臣职务,遣戍新疆 。第二年慈禧回銮,就在回銮的路上,慈禧又宣布废除大阿哥溥儁的“大阿哥”这个名号 。回到北京之后,溥儁就归宗回到了载漪的名下 。“大阿哥”废掉之后,慈禧的年龄也越来越大了,光绪皇帝又没有儿子,而此时还被慈禧囚在中南海的瀛台上 。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日,光绪皇帝病重,慈禧就又传下懿旨,让醇亲王载沣的儿子溥仪入继同治皇帝,兼祧光绪皇帝 。就这样光绪皇帝驾崩后,溥仪登基作了大清王朝的宣统皇帝 。
第二次当皇帝
公元1917年6月的“张勋复辟” 。那一年,张勋率领“辫子兵”气势汹汹地进入北京城,到处叫嚣着“奉还大政” 。7月1日,溥仪便在张勋和康有为等保皇党人的扶持下重新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当时,北京满大街都是“大清复辟”的叫嚣,穿着清朝袍褂的前清遗老遗少大摇大摆地走在街上,脑袋后面拖着已经消失了好几年的辫子,一度冷冷清清的紫禁城内,突然一下子热闹了起来 。在当时只有十二岁溥仪的心里无疑盼望着复辟的成功 。
网络配图

传说当张勋的“辫子兵”与段祺瑞的军队打仗时,有个小太监告诉溥仪说,宫里供着的关帝显灵了,昨天晚上帮助张勋的军队打仗,关帝的坐骑赤兔马都跑出汗来了 。溥仪急忙去看,说是不是真的 。然而,溥仪跟着太妃、王公、师傅、太监们高兴了没几天,形势就变了 。段祺瑞重新执政,“辫子将军”张勋和他那支“辫子军”终于被赶了出去 。
第三次当皇帝
1924年11月5日,冯玉祥派鹿钟麟带兵入紫禁城,逼溥仪离宫,历史上称这为“逼宫事件” 。溥仪搬进北府,也就是载沣的居处,继而又逃进日本公使馆 。溥仪被逼宫后,日本各大报章都刊登出同情溥仪的文章,为以后建立伪满洲国造势,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八国联军的时候派兵最多,打得最狠的日本 。不久,便派人将溥仪护送到了天津 。1932年3月1日,日本扶持溥仪为日本傀儡政权“满洲国”的执政,建年号为“大同” 。
网络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