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的宠妃徐惠是个什么样的女子?

唐太宗李世民的宠妃徐惠是个什么样的女子?
千三百年前,大唐初建,在浙江湖州徐孝德家中诞生了一个女婴,取名徐惠 。
徐惠自小便聪慧过人,据《新唐书》记载:她出生五个月便会说话;四岁能读《诗经》、《论语》;八岁时,父亲要她仿屈原的《离骚》作骚体诗,徐惠挥笔即成《拟小山篇》一首:”仰幽岩而流盼,抚桂枝以凝想,将千岭兮此遇,荃何为兮独往?”小小的徐惠,在诗中流露出对屈原的崇敬与仰慕——想遇上了你(屈原)这位真正的人啊,你纯洁似香草,又因何独自殉国呢?
转眼十四个春秋,徐惠已出落成一个才貌双全的大家闺秀,也就在这一年徐惠被选入宫中,封为才人,此时在位的正是大唐第二代皇帝唐太宗李世民.只是,后宫佳丽三千,小小才人难得君王眷顾,不免深宫清冷.徐惠于是铺纸挥毫,写了一首《长门怨》:”旧爱柏梁台,新宠昭阳殿 。守分辞芳辇,含情泣团扇 。一朝歌舞荣,夙昔诗书贱 。颓恩诚已矣,覆水难重荐”,以表达深宫中少女的寂寞与无奈.
是金子总会发光,徐惠才气横溢,很快享誉宫中,从而更太宗瓜目相看.太宗对徐惠日益礼顾,颇怀眷恋,于是将她由才人一下晋迁为九嫔中的第八级充容 。徐惠才思敏捷,时常令太宗惊叹,爱慕不已,有一次,太宗派人召人请徐惠,徐惠迟迟不来 。太宗等了很久,才见徐惠珊珊来迟,便大为恼火 。容光焕发的徐惠见太宗一脸怒气,只是嫣然一笑,挥笔写下了一首诗,递给太宗 。只见诗文写到:朝来临镜台,妆罢暂徘徊 。千金始一笑,一召讵能来 。太宗忍俊不禁,怒气全消 。徐惠矜持、多才、温情、幽默,给太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两人可谓相知相敬、相亲相爱 。
宫禁深深,春去秋来.秋天长空万里,落叶飘零 。徐惠感慨万千,于是写下《秋风函谷应诏》:秋风起函谷,劲气动河山.偃松千岭上,杂雨二陵间 。低云愁广隰,落日惨重关.此时飘紫气,应验真人还.以女性之柔美写得如此苍劲有力,实属难得!
日复一日,徐充容深得太宗眷顾,但从未恃宠而骄.从某种程度上讲,徐惠同逝去的长孙皇后颇有几分相似.两个外表柔弱却拥有大智慧的女人,成为太宗皇帝坚强而不可或缺的后盾.贞观末年,太宗数调强兵讨伐四夷,又调集夫役治理宫室,百姓劳怨 。徐惠草就《奏疏》以谏太宗,言辞恳切,直指时弊,太宗阅毕大为感叹,“善其言,优赐之” 。
【唐太宗李世民的宠妃徐惠是个什么样的女子?】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病逝,徐惠哀思成疾,不肯进药 。她表白:“吾荷顾实深,志在早殁,魂其有灵,得侍圆寝,吾之志也 。”这般地赤胆忠心,看在即位的唐高宗眼底,也不禁动容!徐惠对太宗之情的偏执,让她在次年送了命,年仅二十四 。后来徐惠被追赠为贤妃,陪葬于昭陵石室,终实现心愿,与心爱的人永远相守一起 。
至此,她卓然不群的诗意生命,以最凄美绝伦的画面香销玉陨.让我不由的想起了《红楼梦》中潇湘妃子的诗句: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附谏太宗《奏疏》:
自贞观已来,二十有二载,风调雨顺,年登岁稔,人无水旱之弊,国无饥馑之灾 。昔汉武守文之常主,犹登刻玉之符;齐桓小国之庸君,尚图泥金之事 。望陛下推功损己,让德不居 。亿兆倾心,犹阙告成之礼;云亭伫谒,未展升中之仪 。此之功德,足以咀嚼百王,网罗千代者矣 。古人有云:“虽休勿休”,良有以也 。守初保末,圣哲罕兼 。是知业大者易骄,愿陛下难之;善始者难终,愿陛下易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