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真相:勾践卧薪尝胆是真实的吗?( 二 )
不过,不少学者还是愿意把“卧薪尝胆”的事情,追加在越王勾践身上 。清初大才子吴乘权在编写《纲鉴易知录》时记载:“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卧薪尝胆” 。蒲松龄在一副流传甚广的对联中也明确写道:“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表达了他对项羽、勾践丰功伟业的无限感怀,和对自己屡试不中、落魄至极的无奈自勉 。后来,乾隆时期文学家蔡元放在修订的《东周列国志》中又云:“(越王勾践)累薪而卧,不用床褥;又悬胆于坐卧之所,饮食起居必取而尝之 。”这样,关于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才愈传愈广,一直到今 。
不少人对于“卧薪”的记载最早出现于宋代,可能不同意 。他们认为《吴起春秋》中所记越王勾践“目卧则攻之以蓼”,这种“蓼”菜积聚得多了,就成为“蓼薪”,就是“卧薪”之意 。所谓“蓼”,清代学者马瑞辰曾解释为“辛苦之菜”(《毛诗传笺通释》卷六) 。他们认为越王勾践那时日夜操劳,眼睛疲倦得想睡觉(“目卧”),就用辛辣、味苦的蓼菜(“蓼薪”)来刺激眼睛,打消睡意 。按照这种说法,“尝胆”是让味觉感到苦,“卧薪”是让视觉感到苦,但把“卧薪”说成睡在硬柴上,那显然是一种误解 。
网络配图
自汉代始记的“尝胆”和自宋代才见的“卧薪”,是历史上真有其事,还是出于误传?越王勾践曾“枕戈尝胆”,还是“卧薪尝胆”?“卧薪”是想睡觉时用“辛苦之菜”刺激眼睛,还是睡在硬柴上磨炼筋骨?要弄清这些问题,看来还颇费斟酌 。
一个“卧薪尝胆”的中华成语,被历代名人分别附会到孙权、勾践和夫差三个不同人物的名下,并最终被大多数的人普遍“锁定”在越王勾践身上 。可见人们对这个历经千年的发展演变,充满褒义、代表赞扬、渴望成功的词汇的重视和喜爱程度 。
其实,在小编看来,“卧薪尝胆”这个成语,到底有没有确切的历史典故,究竟发生在哪个历史人物的身上,已经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 。重要的是,它已经普遍成为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甘落后、自强不息的内在动力 。这才是这个被人们争论甚至误解千年的成语,所留给中华民族的无穷财富 。
【历史真相:勾践卧薪尝胆是真实的吗?】
- 历史上的女皇武则天真的暴戾无情吗?
- 西游记中孙悟空拜师学艺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
- 历史上唯一斩杀过蛟龙的人连吕布都汗颜
- 脱北者揭露朝鲜真相,惨遭虐待极刑生不如死
- 崔永元抑郁症真相,被收视率逼疯数次想自杀
- 历史上因自由恋爱被断绝父女关系的王后是谁?
- 让你绝对涨知识的30个历史小段子
- 历史上遭长门流放守活寡:皇帝到底有多少女人
- 雪中送炭的典故历史上最早雪中送炭的人是谁?
- 姜维北伐:历史上姜维北伐的原因以及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