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饮食文化:壮族都有着什么样的特色美食

壮族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民族,种植水稻、玉米、豆类、薯类、瓜类等,饲养猪、牛、羊、鸡、鸭、鹅,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他们接触和认识了各种可食用的野生植物和动物,故风味美食较多,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饮食文化 。
甑子饭 是清塘壮族人们爱吃的米饭之一 。甑子饭作法是有一定讲究的,主要是把大米淘洗干净后,放进特制的甑子里,然后把它放到盛有水的大锅内蒸煮,因是蒸气蒸熟的所以不会把饭弄糊 。这种米饭由于作法上的不同,所以具有色香、味美、口感好、无火气等特点,深受清塘壮民的喜欢,特别是逢年过节红白喜事,甑子饭是少不了的 。
五色蛋 是壮族人民喜爱的食品,常把鸡蛋、鸭蛋煮熟后分别染成黑、黄、紫、红、绿五种颜色,每逢清明、八月十五等节日,人人须吃五色蛋 。孩子们常挂一串五色蛋于胸前戏玩 。
乌米饭 在山上采摘乌树叶、老鼠豆,与糯米一起混合在一起,再把它煮熟 。乌米饭煮熟后颜色呈黑色,但口感和味道还是非常好的,是清塘壮族乡远近闻名壮家特色美食,特别是每逢四月八节时必作之 。
立夏饭 是在清塘壮族乡观音山、李家、贝家、黄绿一带的壮族人特别爱吃的一种米饭 。每到农历立夏之时,当地村民就会用前年割了晒干的黄饭木叶用开水熬出汁,待冷却后放入糯米浸泡至金黄色后,再把它煮熟 。煮出来的米饭颜色呈金黄色,色美饭香,而且对人体有一定防病祛虫的功效 。直到现在当地壮族人民还保留着这一习惯 。红薯丝粑粑 壮语又称“篙紧磨”,是将上等红薯刨成丝晒干后,放到大木桶内存放2——3个月,存放时最好用火烟熏木桶 。最后把备好的红薯丝用石磨磨成粉,再用筛子把红薯粉将细的筛出,将细粉拌水揉制成山头状,放入锅内猛火蒸熟 。通过这种方法制成的红薯丝粑粑味道特别香甜,是养生的上等食品 。
此外花色糯米饭清塘壮族人也非常喜爱 。
新娘茶、新娘粥是刚嫁到壮寨的新娘,第二天早晨到井里挑的第一担水 。煮成的茶或粥,用来招待送嫁而来的亲戚朋友,象征着亲戚朋友之间的友谊象流水一样长 。也是比新娘手艺,看谁煮得好吃,谁就是最贤慧、能干心灵手巧的新娘 。
壮族菜肴也颇具地方民族风格,主要有几种:
炖狗肉 在清塘壮族乡的人民特别喜欢吃狗肉,而且是很独特的民族佳味 。当地饲养的狗,因水土及饲养的影响肉质特别鲜嫩 。炖狗肉就选用这种10——15斤重的狗,宰杀脱毛后,用香梗稻杆熏烤至金黄色,注意火势不能过猛,否则皮会裂开 。然后开膛去内脏,切成小块,用生茶油拌香草、姜、蒜等佐料,爆炒香 。然后放入适量的水和水豆腐炖 。一个多小时,即食用,鲜嫩可口,晨齿留香,回味无穷 。壮民往往在办喜事、过年节或迎接贵客时都要炖狗肉招待贵客 。用它来招待贵客以表诚意 。
火锅羊肉 也是清塘壮族乡的人民特别喜爱的食品,具有独特风格的民族佳味 。当地饲养在深山里吃草为主的山羊,因纯吃草又受水的影响肉质特别鲜嫩是首选的无污染的食品 。
火锅羊肉就选用这种8——12斤重的羊,宰杀脱毛后,也要用香梗稻杆熏烤至金黄色 。然后开膛去内脏,切成小块,直接用冷水焯羊肉,在水未煮沸之前不要去动,否则就会有羊臊味 。再捞出滤干,放入煮好有配料的火锅汤内,汤开炖30分钟后即可食之 。
豆腐酿 清塘壮族地区盛产黄豆,他们就以黄豆制成风味美食,先将黄豆碾烂制成豆腐,再用半肥半瘦的五花肉、香葱、及芫荽等香料,拌和精盐制成馅酿入其中,是一种大众化的风味美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