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文化满族语言起源与发展史是啥

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 , 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基本上统一了女真各部 , 女真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都得到迅速发展 , 与明朝和蒙古各部的联系日趋频繁 。仍借用蒙古文字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 于是创制满文提到了工作日程上 。

明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 , 努尔哈赤“欲以蒙古字编成国书” , 命令精通语言文字的官员额尔德尼和噶盖创制满文 。额尔德尼和噶盖推辞说:“我等习蒙古字 , 始知蒙古语 。若以我国语编创译书 , 我等实不能 。”努尔哈赤说:“汉人念汉字 , 学与不学者皆知 。蒙古人念蒙古字 , 学与不学者亦皆知 。我国之言 , 写蒙古之字 , 则不习蒙古语者不能知矣 。何汝等以本国言语编字为难 , 以习他国之言为易耶?”见二人仍然面有难色 , 不得要领 , 努尔哈赤接着又说:“写阿字 , 下合一玛字 , 此非阿玛乎(阿玛 , 父亲)?额字 , 下合一默字 , 此非额默乎(额默 , 母亲)?吾意决矣 , 尔等斌写 , 可也 。”
于是 , 额尔德尼和噶盖奉命在蒙古文的基础上 , 遵照努尔哈赤创制满文的基本原则 , 即参照蒙古字母 , 协合满族语音 , 创制了无圈点的满文 , 史称“老满文” 。老满文诞生后 , 完全借用蒙古文记录 , 存在诸多弊病 , 有时候写一个词 , 有几种读法 , 因读法不同 , 词义也截然不同 , 遇到人名、地名 , 困难更大 。
于是 , 达海奉命改革老满文 , 老满文的改革时间是满族史研究中的疑案之一 , 史载有四个时间:天聪六年(公元1632)正月、天聪六年三月、天聪三年、天命年间 。史载不一 , 莫衷一是 。天聪六年 , 皇太极命令达海等将满文加以圈点 , 以做区别 。达海遵旨改造满文 , 经过改造的满文臻于完善 , 通常被称为“新满文”或“有圈点满文” 。
改进后的新满文 , 其推广使用也经过了一个很长的过程 , 同样是在女真最高统治者的决策和指导下完成的 。从现存的满文档案看 , 新满文使用初期 , 存在新老满文兼用的情况 。截至崇德末年 , 在公文档案中才完全用新满文书写 。新满文的推广使用 , 足足用了十余年的时间 , 至崇德末年才基本完成 。
目前 , 在数千万满族人口中 , 会说满语的不足百人 , 多集中在黑龙江沿岸一带 , 其中又以年逾古稀的老人居多 。若不及时采取抢救性措施 , 不用十年 , 满语口语就将随着这些老人在历史上消失 。而懂满文者 , 全国亦不过20人左右 , 这些人目前分布在北京、沈阳及吉林、黑龙江、内蒙古等地 。
【满族文化满族语言起源与发展史是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