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亡国后凄惨遭遇:皇陵被掘尸骨撒满山沟

南宋史是一部受尽侮辱,令人心酸心痛的历史 。南宋的6个皇帝,再加上3个流离失所如同难民的孩皇帝,虽然贵为天子,大多过得窝窝囊囊,悲悲戚戚,从来没有过扬眉吐气的时候 。他们似乎掌握了至高无上的权力,但面对强敌的入侵和掠夺,除了割地赔款外都没有什么办法,朝廷内部又受阴沉狡诈、诡计迭出的权臣控制,甚至被玩弄于股掌之中 。南宋王朝及其赵氏皇族最后落得国破家亡、投海自尽的悲惨下场,人人为之叹息 。
后人都说南宋小朝廷软弱无能、苟且偷安、庸庸碌碌,和卖国求荣的汉奸政府差不多,其实南宋的6个皇帝都有雄心壮志,都想振作一番,都想恢复大宋皇朝的威严和气派,都想收复失地、直捣黄龙、报仇雪恨,国家观念和民族气节并没有丧失,也确实组织并实施了多次大规模的北伐战争,但敌强宋弱,北伐战争总是遭到失败,雄心壮志一年一年地减弱,最后一蹶不振,国破家亡 。
南宋灭亡的根本原因是敌强宋弱,特别是军事上相当落后 。金国和蒙古有强大的骑兵,当骑兵部队如草原风暴地冲来,硬弓发出的利箭如飞蝗般射来,以步兵为主的南宋军队很快被冲得七零八落 。落后只能挨打,落后总是招致失败和侮辱 。南宋6个皇帝死后不能葬到祖宗的基地而埋在浙江绍兴市的城郊 。有良知的中国人看了宋六陵,重温南宋史,都会恨得咬牙切齿,热血沸腾 。宋六陵是落后挨打最有感染力的见证 。
宋六陵里一共埋了七个宋朝皇帝 。第一个是宋徽宗赵佶,其陵墓叫永佑陵;第二个是宋高宗赵构,其陵墓叫永思陵;第三个是宋孝宗赵慎,其陵墓叫永阜陵;第四个是宋光宗赵,其陵墓叫永崇陵;第五个是宋宁宗赵扩,其陵墓叫永茂陵;第六个是宋理宗赵昀,其陵墓叫永穆陵 。
公元1131年,宋高宗赵构24岁,在皇帝的宝座上才坐了4年,他的祖母隆佑太后病死,兴建皇陵就作为国家大事摆到皇族的议程上 。北宋的皇陵在河南省巩义县,但已经沦为金国的国土,赵构就派一个叫杨华的吏部侍郎在江南勘察新的陵址 。浙江本是个多山的省份,适宜建皇陵的风水宝地比比皆是,杨华偏偏看中了浙江省绍兴市东南17公里的一条山沟,山沟里有座泰宁寺,是南宋大诗人陆游的祖先陆佃的功德院 。杨华在泰宁寺住了一晚,对那里的山水感觉很好,回京向赵构写了个调查报告说:“泰宁寺四面环山,雄壮峻秀,东是青龙山,南接紫云山,西靠五峰山,北倚连雾山,是块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的风水宝地,在那里建皇陵,有层层山峰相拱,青龙白虎保卫,不仅适宜埋藏先帝的弓箭,而且预示皇朝万载的兴隆 。”
赵构同意杨华的报告,下昭在那里建皇陵 。当然绍兴的帝陵不能和北宋在河南巩义的帝陵相比,因其暂寄的措意,加上南宋的国势比之北宋更加萎靡不振,所以,六陵的建制均草率简陋,既没有高崇的陵台,也没有神道的石像生,后人称为“攒宫”,意为攒集梓宫的地方而已 。据史料记载,在青龙山和攒宫山之间方圆2.5平方公里的南宋皇陵区,除埋着6个南宋皇帝外,还葬着一大批皇后、后妃,以及几十位宰相和大臣,共有100多座陵墓 。
公元1278年,元兵刚刚攻破南宋京城杭州,没过几个月,当时的江南佛教总管、西域僧人杨琏真伽就开始了对南宋皇陵疯狂的盗掘 。宋六陵埋得较浅,挖墓并不困难 。首先被挖开的是宋理宗赵昀的永穆陵,挖开浮土后就见到长长的用青砖砌成的地宫,撬开宫门后就是墓道,墓道两侧摆满了祭品和殉葬品,杨琏真伽撬开宋理宗的棺椁,据一些史料记载,棺椁被撬开时,里面射出一道白光,直冲云天,原来棺内堆满了金银珠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