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刻尔克》6大细节梗:海滩的泡沫从哪来车站的老人是不是盲人

_原题为:《敦刻尔克》6大细节梗:海滩的泡沫从哪来?车站的老人是不是盲人?
《敦刻尔克》正在热映中,许多观众中乐此不疲地讨论着电影中的诸多细节:
比如敦刻尔克海滩上那个颜色像豆浆,质感像柳絮的泡沫从哪来的?
比如结尾处,在站台上的老爷爷到底是不是个盲人?
比如涨潮到底是等三个小时还是六个小时?

《敦刻尔克》6大细节梗:海滩的泡沫从哪来车站的老人是不是盲人

文章插图
橘子君看到这些评论被吊足了胃口,所以拿着放大镜又去了一趟电影院!!!
【《敦刻尔克》6大细节梗:海滩的泡沫从哪来车站的老人是不是盲人】接下来这一篇就是《敦刻尔克》的答疑解惑帖,专治各种疑难杂症,欢迎在评论中继续补充!
细心的观众应该会注意到电影里的海滩有些"特殊":
《敦刻尔克》6大细节梗:海滩的泡沫从哪来车站的老人是不是盲人

文章插图
画面里那些白色的,看起来肯定不是海水,但是不知道是什么鬼的物质,吃瓜群众们把它称之为泡沫;
但这些泡沫从哪来的?为什么会出现在敦刻尔克的海滩上?
橘子君追随着各位大神的科普,最终在NOAA(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网站上)得到了这样的结论:
海洋中的表面活性剂增加时,海水翻滚搅动所形成的气泡就会粘合,不易消散,并且在海风和海浪的推动之下,向海滩聚集,最终形成泡沫 。
《敦刻尔克》6大细节梗:海滩的泡沫从哪来车站的老人是不是盲人

文章插图
其实这和日常清洁产品产生泡沫的原理是一样的,只不过我们所用的清洁产品是人工加入了表面活性剂,而海洋中的表面活性剂是通过生物降解等化学作品产生的 。
海水中可以充当表面活性剂的,包括海洋生物尸体分解所得的蛋白质、油脂、木质素等物质;除此以外,船舶所泄漏的原油,含碳量高达 85%,也会引起临近水域产生泡沫 。
在电影中,接连几艘战舰,普通船只都在海中被敌军的轰炸机摧毁,大量的机油泄露,所以引发海滩上形成了成片的泡沫 。
《敦刻尔克》6大细节梗:海滩的泡沫从哪来车站的老人是不是盲人

文章插图
但是在电影实拍过程中,这么一大片的泡沫,应该不是用往海水里倾倒机油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来制造泡沫,诺兰本人和片方也没有在公共场合回答过这个问题;
但是橘子君通过查阅资料猜想,应该是那一片海域正在发生富营养化的现象(海水中蛋白质、油脂、木质素等成分的浓度上升,通常被我们称为水体的富营养化);
诺兰导演找准了最契合的自然条件,尽可能地还原了历史上的场景 。
影片的结尾处,男主角一行士兵成功乘坐民用船只回到了英国的港口,准备乘坐火车赶回驻军部队 。
在站台上有个老爷爷在给士兵们发毛毯,但是一直没抬头,最后还摸了一下男主角Tommy的脸 。
他们之间产生了这样的对白:
盲人老爷爷:Well done lads. Well done.
(小伙子们做的不错!)
士兵:All we did is survive.
(我们只是活着逃回来了而已 。)
盲人老爷爷: That"s enough.
(这就够了)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这位老爷爷确实是个盲人,摸脸那个动作已经说明了这一点 。
以士兵Alex的角度,他认为这个老人连看都不愿意看他们一眼,认为大家拿他们当没出息的逃兵,认为要接受大家的冷嘲热讽了 。
以盲人老爷爷的角度,他即便是失明了,也想第一时间迎接这些远征回家的孩子们,为他们送上毛毯;在那样动荡不安的年代,在英国人的心里,这些士兵不是回来保命,而是回来保护他们 。
这一个小人物的小动作方能见大背景下的大形势,由衷佩服诺兰导演缜密的心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