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夏禹是如何改变了中国民选皇帝的游戏规则

导读:中国古代历史基本是在家庭帝王制中写成的 , 但夏之前包括尧、舜、禹都是经过部落首领们民主推选实现的,历史上称这一制度为("禅让"),想来似乎有点像现代的美国选举 。不过等到禹当了皇帝以后 , 他却破坏了这一非常先进的游戏规则 , 要说禹的家庭故事 , 当然得从他的父亲说起 , 虽然本文要讲的是禹的种种不是 , 但我们不能否认禹是站在文明时代门槛上的伟人 。他为文明时代铺平了道路 。
而禹的父亲——鲧 , 却是一位失败了的英雄 。相传鲧曾受尧指派 , 负责治理洪水 。他用筑堤挡水的办法 , 试图堵住洪水 , 但堤坝坍塌 , 造成了更大的水患 , 治了九年也没有成绩 。舜摄政后视察治水情况 , “行视鲧之治水无状 , 乃殛鲧于羽山以死” 。古史传说往往以为 , 鲧用堵水之法治水失败 , 其子禹用疏导之法获得成功 , 事情简单而明确 。其实 , 治理洪水是原始社会后期先民们经过数代人的奋斗才得以完成的 。古史传说将功劳全归于禹 , 这是当时人们英雄主义观念的反映 , 其中肯定有夸张和简单化的地方 。其合理因素 , 是在于禹作为领导者使治水伟业最终得以完成 。
关于禹的治水方法 , 《夏书》上说“禹堙洪水十三年”、《山海经》上说“禹堙洪水杀相繇”、《淮南子》上说“禹乃以息土填洪水”等 , 均指出禹也曾用过“堙”的方法 。屈原的《天问》中也有“纂就前绪 , 逐成考功”的句子 。说明禹也曾继承过鲧的治水方法 。
我们把原始时代后期一系列伟人的情况联系起来看 , 不难发现 , 那个时代的首领之所以受到人们的普遍拥戴 , 主要在于首领本身的卓越才能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 其中也有祖先的荫蔽以及个人的诈谋的因素 。《礼记》中的《礼运》篇讲“小康”之世所说的“谋用是作” , 其代表人物以禹为首不是没有根据的 。按照一些古书中的记载 , 治水失败只是鲧被放逐而死的表面原因 , 而根本原因却在鲧与舜的争权夺位 。尧欲将权位传给舜时 , 鲧极力反对 。鲧对尧说:“不详载!熟以天下而传之于匹夫乎?” 鲧为了夺位 , 曾经“怒其猛兽 , 欲以为乱 。”且“召之不来 , 仿佯于野 , 以患帝舜!”以至遭到放逐和诛杀 。
但鲧的儿子禹就要圆滑世故的多 , 可以说禹是我国上古时代第一位实行诈谋并取得成功的人物 。根据《尚书》的记载 , 鲧被诛杀后 , 禹审时度势 , 采取了十分谨慎的态度 。“禹不敢怨 , 而反事之 , 官为司空 。以通水潦 , 颜色黎黑 。步不相过 , 窍气不通 , 以中帝心 。”尽管禹不一定如此地奴颜婢膝 , 在舜的左右总迈着小步行走 , 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出 , 但在鲧被杀后还能担任要职这一事实至少可说明禹是善于诈谋的 。在传统观念中 , 有一种对伟人的宽容态度 , 即俗语说的“一好遮百丑” 。只视其功 , 不视其过 。
禹的时代 , 社会结构有了比较显著的变化 , 于是禅让制也呈现出微妙的状态 。禹在位时 , 选择皋陶为继承人 。此举充分反映了禹的智谋和狡猾 。皋陶是偃姓部落首领 , 早在舜的时候就威望很高 , 曾经当众诘难过禹 , 但后被禹所笼络 , 便“令民皆则禹” 。举荐皋陶 , 实际上是加强了禹自己的权势、扩大了禹自己的影响 。特别应当注意到 , 皋陶和禹同在舜手下任过职 , 从言论和行为上看 , 皋陶是年长于禹的 。禹选定皋陶为继承人时 , 两人均已至耄耋之年 。选择一位比自己年纪大的老人为继承人 , 正是禹工于心计的表现 。因为这样的继承人是不会对自己及其儿子启构成太大威胁的 , 即便皋陶先于自己死去 , 也可以延后继者佐政的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