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到了清末能吃点啥?揭秘清末时期的饮食文化( 二 )


《官场现形记》与《老残游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和《孽海花》并称四大讽刺小说,作者李伯元,名宝嘉,创办过数份报纸,也被人称为“小报界鼻祖”
一方面,通商口岸地区西方化的饮食习惯开始流行,而且很积极的被中餐宴席所吸收 。从“一品香”开始,西餐馆子越来越多,海天春、一家春、江南春、万长春、吉祥春等,都是当时上海著名的西餐厅 。此外,一些供外国人采购必需品的进口食材店,也会向国人直接出售菜品以供尝鲜 。不过,那种地方的厨子往往不懂西餐,只是用西洋食材烧制中餐菜肴,一些上海传统小吃,比如炸猪排蘸辣酱油(辣酱油既不辣也不是酱油,本名英国黑醋或伍斯特酱),奶油油条之类,便是在那个时代诞生的 。除食材外,西方的餐饮习俗,比如“及进酒,主人执杯起立,先致颂词,而后主客碰杯起饮,客亦起执杯,相让而饮”这样碰杯的习俗,以及饭后有妇女在席不可吸烟,吃饭时勿使餐具相触作响,勿咀嚼有声,勿剔牙等用餐禁忌,也开始影响中餐宴席礼仪 。
从清末的讽刺小说中还可以看到餐饮变化的另一方面,就是上至酒楼下至青楼,名商富户们对西洋酒的偏爱 。
“迩来佳酿进西欧,品第醇浓酒库收;最怕香槟气升冽,欲持金钥试金头”这段被后来各种小说引用的诗句源自《清宫词》,词后另有小注:“近日宫中饮宴多重洋酒,香槟最佳 。有金头、银头之分,气香烈 。开时不慎,则酒尽上冲,淋漓满地,而瓶无余滴矣 。先以小锥锥瓶,以泄气 。”这位不知名的作者对当时紫禁城中宴会的描述,和用“过山龙”开香槟的李伯元先生不同,看起来不仅熟悉清廷的宴会,连仆人“欲持金钥试金头”的把戏也了然 。
根据为慈禧作画的美国画家凯瑟琳·卡尔(Katherine Carl)回忆,似乎慈禧当时认为凡是西方女性都必然喜欢香槟,所以只要宴席中有西方女性出席,都要备好香槟 。除此外,她在清廷接受的款待,还包括 Claret(当时英国人对波尔多红葡萄酒的叫法)和勃艮第酒 。瞧,奠定法国葡萄酒世界地位的三架马车,当时都已经出现在东方最高权力的餐桌上 。
凯瑟琳·卡尔为慈禧绘制的肖像
说到宫廷食物,根据慈禧身边的八女官之一,早年曾经留洋日本及法国的裕德龄记载,慈禧本人每日四餐,包括两次正餐(奉祖制为100道菜,需要很多张桌子才能摆下,慈禧只吃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其余餐后由女官和太监分掉),两次小吃(视其心情,20至40道菜不等) 。其中,慈禧最喜欢的菜肴包括清炖肥鸭(需要炖足三日),炸响铃,樱桃肉,西瓜盅(西瓜去瓤,填入鸡丁,火腿龙眼莲子等,隔水炖熟);蔬菜则有豌豆,竹笋,姜芽和各色菌菇(慈禧最喜欢的包括银耳和猴头菇) 。顺带一提,萝卜的地位在清朝非常卑贱,最早不仅不入宫廷,连富户都不吃,但慈禧自己却很喜欢,单独吩咐御膳房为她添入常备菜肴 。
不过,光绪帝就没那么幸运了,作为名义上的统治者,他的正餐与慈禧一样有100道,但却只能吃靠近自己的那小部分,还颇为粗糙 。被软禁在瀛台时,靠近他手边的菜肴更是仅剩些生冷干燥的“黑暗料理”,而远处餐桌上为了充数的菜肴,则由于从不更换早已腐坏了……
所以有时间的话,给自己倒杯香槟,来盘肥鸭吧 。太平年代一餐佳肴,远胜昔日落难帝王筵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