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首富的巨贪庆亲王奕劻为何高调展示贪腐形象

清末首富的巨贪庆亲王奕劻为何高调展示贪腐形象?作为四朝元老及少数参与了大清国改革开放全过程的权臣 , 奕劻在“国务活动者”之外 , 还以贪腐闻名全球 。著名的《泰晤士报》《纽约时报》等 , 曾提到他家就是中国官场“集市” , 连门房都设了“收费站” 。

图片来源于www.youxixd.com
图片来源于www.youxixd.com
网络配图
一个如此腐败的贪官 , 为什么会在晚清政坛中 , 从边缘进入核心 , 并始终屹立在潮头?这自然不是“纨绔”二字能解释的 。
无论是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及政变、义和团运动及八国联军入侵、乃至随后轰轰烈烈的宪政改革 , 奕劻都表现出了丝毫不亚于恭亲王奕的开明姿态和灵活身段 , 并以其特殊地位 , 为李鸿章和袁世凯等人保驾护航 。英国公使窦纳乐甚至认为他是“推动中国政府(进步)的一个杠杆 。”

图片来源于www.youxixd.com
图片来源于www.youxixd.com
网络配图
奕劻的双手 , 在推动改革的同时 , 也毫不掩饰地往自己兜里大把捞钱 , 高调地成为大清国的“首富”之一 。晚清两次以反腐败的名义出现的台谏风潮 , 矛头都直指奕劻 。
第 一次是1907年的一起“权色交易” 。奕劻的儿子、商部尚书载振出差路过天津 , 看中了名歌姬杨翠喜 , 候补道段芝贵随即用重金为美人赎身 , 献给载部长 。不 久 , 段芝贵便被破格提拔 , 一跃成了黑龙江巡抚 , 御史赵启霖立即上奏弹劾 , 认定是“性贿赂” 。朝廷派了载沣等人去查 , 结果“查无实据” , 赵启霖反被革职 , 激 发了御史们公愤 , 最后 , 赵被复职 , 段巡抚被免职 , 载部长主动辞职 。
第 二次是三年后(1910年) , 御史江春霖又向奕劻发难 , 弹章的题目就是《劾庆亲王老奸窃位多引匪人疏》 , 火药味很浓 , 震动朝野 。江被责为“沽名钓誉”“莠 言乱政” , 但处分仅是“回原衙门行走” , 换个工作岗位 , 结果江干脆辞职 , 一下子名动四海 。御史们群起效仿 , “不让江氏一人独为君子 , 访查中外大臣劣迹 , 联 名入奏” , 掀起了舆论监督的高潮 , 逼得奕劻只好请假躲避 。
最为吊诡的是 , 政治经验极为丰富的奕劻似乎并不想收敛和掩饰自己的贪腐形象 。而且 , 他还照样圣眷不衰 , 不仅得到了“铁帽子” , 而且其妻妾中还封了6位“福晋” , 超出了清制规定的亲王只能封5位福晋的限额 。
【清末首富的巨贪庆亲王奕劻为何高调展示贪腐形象】
图片来源于www.youxixd.com
图片来源于www.youxixd.com
网络配图
在 大清特色的官场里 , 唯一要做的就是如何展示自己胸无大志 。一个道德形象与工作能力都完美得无可挑剔的下属 , 对大多数领导人来说 , 并非是件可以高枕无忧的好 事 。高调地展示自己对醇酒美人的“低级趣味” , 是历史上韬光养晦的不二法则 , 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既减少政治风险 , 又畅快地享受人生 。或许 , 这才是 庆亲王高调贪腐的主要原因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