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多情却被多情误李后主为何不得善终?

导读:公元九七八年七月七日 , 在汴京过了两年多以泪洗面生活的南唐李后主 , 终于迎来了自己的四十二岁生日 。不过 , 宋太宗赵匡义并没有为这个他设宴祝贺 , 而是命手下人端给他一壶鸩酒 。李煜一看那特制的酒盅 , 便知自己死期已至 , 遂面对朗朗星空 , 一边望着渐渐靠拢的牛郎织女星 , 一边在泪光里吞下了全部的毒酒 。竖日晨 , 李煜毒发身亡 。一个可怜的亡国之君 , 终于没能在宋太宗的卧榻之旁 , 求得一个苟延残喘的机会 。
一般人认为 , 李后主之所以不得善终 , 主要是他原本就没有什么治国才能 , 又适逢南唐已呈江河日下之势 , 国势颓败无可挽回 , 而他却又偏偏不识时务 , 主动求降 , 待到宋将曹彬攻破金陵后 , 才勉勉强强地向宋朝称臣 , 一副委曲求全的样子 , 让宋太宗看了很不舒心 。而且 , 国破家亡之后 , 李后主又不学当年的刘阿斗 , 还念念不忘自己当皇帝时的奢华生活 , 经常写一些怀念故土的诗词 , 把自己搞得一把鼻涕一把泪的 。这让疑心病本来就很重的宋太宗更是恼火 , 以为这小子还想谋求秋后算账的复辟机会 , 遂赐上一杯毒酒 , 将他鸩杀了事 , 从而彻底解除了心头之患 。
【揭秘:多情却被多情误李后主为何不得善终?】其实 , 以李煜的那点本领 , 一个好端端的国家都保不住 , 还想卧薪尝胆 , 重整河山 , 更是天方夜谭 。所以 , 李煜的悲剧 , 看起来好像是缺乏治国雄才、深谋远虑的思想悲剧 , 缺乏审时度势、灵活多变的生命悲剧 , 而在本质上却是浪漫天性的性格悲剧 , 是角色错位的命运悲剧 , 说穿了 , 也是一种文人治国的悲剧 。因为李煜只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文人而已 , 多愁善感是他的拿手好戏 , 唱歌跳舞是他的保留节目 , 写诗作画是他的生命爱好 , 当然 , 间或也还需要一些美女歌伎之类的对生活做些必要的调剂 。因此 , 对他来说 , 生活的全部意义就在于如何将浪漫进行到底 , 而决不是什么经世治国 。对上要不负先辈创下的基业 , 对下要不负千万民众的厚望——这些对他都太遥远了 。
李煜自幼聪颖 , 艺术才情自然是毋庸置疑 , 但他骨子里却又忧愁怯懦 , 经常满脑子都是一些不着边际的怀想 , 是一个天生的浪漫骑士式的人物 。“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 , 李后主是也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就曾如此写道 , 我以为 , 这是对李煜个性最为精辟的概括 。为何这样说呢?我只举一例即可说明 。李后主十八岁时便与周宗女儿娥皇结婚 。娥皇美貌多情 , 通书史 , 善音律 , 能歌舞 , 李煜与她相爱甚深 。可是 , 据《南唐书》记载:婚后不久 , 娥皇病重 , 后主便与娥皇的妹妹(即小周后)眉来眼去 , 有时甚至还在皇后的病榻后搂搂抱抱 。有一回 , 可能是响声太大了吧 , 娥皇就有气无力地问:“可是妹妹在里面?”小周后无处可躲 , 只得硬着头皮说:“已经在这里很久了 。”气得皇后差点当场毙命 。李煜干这事时可能并没想到要伤害皇后 , 只是浪漫起来也就情不自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