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杨志的性格特点是什么?

杨志 , 《水浒传》的人物 , 为三代杨家之后 , 武侯杨令公之孙 , 在梁山里排名第十七 , 脸上有一块青色胎记 , 故绰号叫青面兽 。年少时中过武举 , 原为殿帅府制使 , 因押送花石纲在黄河里翻了船 , 不敢回京赴命 , 四处逃难 。后因被赦返往东京 , 在东京时 , 却因卖刀与泼皮牛二发生争吵 , 杨志"火从心上起 , 怒向胆边生" , 两刀杀了牛二 , 被发配到大名府充军 。充军时被大名府留守司梁中书所赏识 , 被封为提辖 , 为其护送生辰纲 , 又被晁盖等用计所劫 。无奈之中与花和尚鲁智深打上二龙山 , 杀了邓龙 , 做了山寨之二寨主 。三山聚义时与众英雄共归梁山 。征讨方腊时在途中病故 。
杨志相当精明 , 相当警惕 。他明白天下形势:“如今须不比太平时节” , 也明白一路的情势 , 他知道黄泥岗“正是强人出没的去处” , “闲常太平时节;白日里兀自出来劫人 , 绣道是这般光景” 。他的判断完全正确 。他发现有人在对面松林里“舒头探脑价望” , 马上前去盘问 。他一见众军汉买酒 , 就断然制止 , 生怕中了蒙汗药的计策 , 事情果真如此 , 吴用之计果真用的是蒙汗药 。
但是 , 我们只能说杨志“相当”精明 , 不能说“十分”精明 。凡防范措施 , 总须以防万一 , 宁可过头不可不防 。即使酒里真的没有下药 , 还是不吃保险 。吴用他们做手脚 , 杨志“在远远处望” , 是看在眼里的 , 但是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 只见“吃了半瓢 , 想是好的” , 不想一想 , 第二人去舀一瓢酒 , 为什么被夺住往桶里一倾 , 这举动有没有别的文章 。他到底被吴用做的手脚蒙住了 , 结果中计被劫 。可见 , 他的精明 , 跟吴用相比 , 就略输一筹 。
杨志是旧军官的代表 , 是梁山革命阵营中的过客 , 他始终不能忘记功名利禄 , 一心为朝廷出力 , 在情势所逼之下上了梁山 , 是宋江实现其政治路线的中坚力量 。
杨志客籍关西 , 是“三代将门之后 , 五侯杨令公之孙” 。他自己是武举出身 , 官至殿司制使 , 因先后失陷花石纲、生辰纲 , 投鲁智深二龙山落草 , 三山入伙打青州后上梁山入伙 , 在梁山好汉中排名第17位 , 为山寨马军八骠骑兼八先锋使之一 , 征讨方腊时在途中病故 。
杨志生活在腐朽混乱的时代 , 一生处处被逼迫 , 失意--得志--幻灭三部曲概括了他的求官之梦 。他在奋起自卫中开始艰难坎坷的征途:杨志押送花石纲翻船 , 谋求复职时在高俅处碰壁 , 被逼入穷困潦倒之地;他被迫卖刀不幸遇到没毛大虫牛二 , 在牛二的苦苦相逼下杀人获罪;押送生辰纲似乎可以成为杨志命运的转机 , 但他又被先他起义造反的梁山好汉逼迫 , 失纲落草 。
杨志时刻以杨家后代自居 , 强烈的名门意识使他立志发奋有为 , 光宗耀祖 。杨志是要和林冲刀光剑影的博杀中出场的 , 可以说是未见其人 , 先闻其声 。第11回 , 正当林冲为心胸狭隘的王伦所逼 , “投名状”的期限到了最后一天时 , 杨志出场了 , 他挺着朴刀 , 大叫如雷:“泼贼 , 杀不尽的强徒 , 将俺行李哪里去!洒家正要捉你这厮们 , 倒来拔虎须 。”这一声大喝不仅道出了他粗豪的性格 , 更重要的是显示了他思想深处的阶级烙印 , 紧接着是他那给人印象深刻的洋溢着出身优越感的“三代将门之后 , 五侯杨令公之孙”的开场白 , 从这里可以窥见杨志醉心仕途 , 想“博个封妻荫子”的思想面貌 。杨志与林冲不打不相识 , 被王伦一起邀上梁山 。但他一心想到东京找个官做 , 坚决不肯入伙 , 为的是“清白姓字 , 不肯将父母遗体来玷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