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记者:我在日本9年到中国才知道日军暴行

12月9日和10日 , 古都北京寒气袭人 。而前门附近的首都大酒店里却温暖如春、气氛热烈 , 由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人权文博国际研讨会正在这里举行 , 来自中国、俄罗斯、法国、意大利、乌某克某兰国、巴西、以色列、韩国等16个国家和地区的反法西斯战争博物馆、纪念馆负责人以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聚集一堂 , 进行着一场主题鲜明又别具特色的关于战争与人权问题的国际研讨活动 。这场研讨为什么选择在这个时候举行?以国际文博平台谈人权寓意何在?带着这些问题 , 《环球时报》采访人员全程参与了这次研讨会 , 深切感受到 , 中国人权组织和有关机构有针对性地主动搭建平台和设置议题 , 以我为主开展国际人权交流活动 , 已逐渐成为新常态 。
研讨会正值世界人权日
【外国记者:我在日本9年到中国才知道日军暴行】安倍右翼势力当政以来 , 日本当局极力否认和美化侵华战争历史 , 挑战战后国际秩序 , 气焰嚣张 。12月10日恰逢世界人权日 , 12月13日又是我国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 选择这个时间节点召开人权文博国际研讨会 , 深入探讨反对战争和维护人权问题 , 有针对性地批驳日本右翼势力妄图否认和美化侵略战争的无耻行径 , 对于反击否定二战胜利成果的逆流 , 维护世界和平、捍卫人权 , 可谓恰逢其时 , 立意深远 。
俄罗斯伟大卫国战争中心纪念馆副馆长维克多·斯克里亚宾向《环球时报》采访人员表示 , 在即将迎来二战胜利70周年的重要时刻 ,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中国召开人权文博国际研讨会 , 意义非同寻常 。马来西亚槟城战争博物馆执行董事纽叶娜·阿布杜拉告诉采访人员:“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讨论人权问题的国际会议 , 以前从没接到过这种邀请 。从本次会议可以看出中国在探讨人权问题上的创新和努力 。”
与会者的广泛性、代表性和专业性是此次会议的一大特点 。《环球时报》采访人员观察到 , 主办方不仅邀请了俄罗斯卫国战争纪念馆、法国冈城二战纪念馆、巴西二战遇难者纪念馆等二战同盟国方面代表 , 还邀请了日本、意大利等原二战加害国的博物馆代表 , 以及以色列、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受害国博物馆的代表 。中国则有近30家抗战类博物馆、纪念馆代表和从事二战史、抗战史研究的专家学者参会 。
日本法西斯汽油桶里装着头颅
在为期两天的研讨中 , 与会代表紧紧围绕主办方设立的“以史为鉴、珍爱和平、维护人权”这一主题 , 依次讨论了三个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教训和对世界人权事业的启示;维护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是各国共同责任;加强国际交流 , 构建合作联动体系 , 利用博物馆、纪念馆开展反对战争、维护人权教育 。
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负责人告诉《环球时报》采访人员:“反法西斯战争博物馆、纪念馆在强化历史认知、弘扬和平文化、开展人权教育、加强交流合作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 。利用反法西斯战争博物馆、纪念馆开展关爱人权、维护和平等相关内容的宣传教育 , 十分必要 , 意义重大 。”在主题演讲和自由讨论中 , 与会的各国博物馆、纪念馆代表踊跃发言 , 盛赞会议为各国同行探讨战争与人权关系提供了重要平台 。以色列亚德瓦谢姆大屠杀纪念馆国际义士部主任施泰因菲尔德女士说 , 犹太人在二战中遭受的灾难和中国一样深重 , 我们永远都不会忘记战争带来的人权灾难 , 铭记危急之时中国人民对犹太人生命和人权的拯救与维护 。日本立命馆大学国际和平博物馆教授出口雅久指出 , 立命馆大学中“立命”之意就是珍爱生命、保护人权、反对战争 。战争是对人权最严重的侵害 , 维护和平就是保障人权 。埃及《金字塔报》国际事务主编曼苏尔·阿布略显激动地向《环球时报》采访人员说 , “我在日本学习9年 , 主要研究日本宪法 。我以为足够了解日本 , 但在本次研讨会上听到日军二战期间在中国犯下如此野蛮践踏人权的暴行 , 感到非常震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