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宸妃去后,皇太极日渐消瘦,茶饭不思 。两年后,皇太极也追随宸妃而去 。
宸妃谥号是清代妃子中绝无仅有的
“(冬十月),己巳,追封宸妃为元妃,谥敏惠恭和 。”
这谥号大有文章 。啥叫“元妃”?按照清朝典制,指的都是皇帝的第一位正妃 。而宸妃却并不是皇太极娶的第一位正妃,在她之前,有钮祜录氏(后被追封为元妃)、乌拉那拉氏(追封为继妃)、孝端文皇后等,封海兰珠为元妃,足以见皇太极对她的深厚感情 。至于“敏惠恭和”四个字的谥号在清代妃子的谥号中那是绝无仅有的,一般没有这么多字 。
宸妃曾葬地载门外
宸妃于崇德六年九月十八日病故于关雎宫,有史料记载,说她死后第二天,她的棺木由盛京皇宫东侧门出宫,被送到了城北地载门外五里的地方,安奉于临时搭建的芦殿之内 。出殡的时候,皇太极亲自率领诸王以下、牛录章京以上的各级官员送葬,还有各个固伦公主、和硕福晋、和硕公主、多罗格格等,千余人的送葬队浩浩荡荡,哀声遍天,一直到了墓地所在 。在宸妃死后三天,举行了火化仪式 。
此后宸妃的骨灰罐在芦殿暂时安放了两年之久,等到崇德八年二月初十才举行仪式正式埋入了地宫 。而此时的皇太极已经疾病缠身、命不久长了 。他没能亲眼见到爱妃被葬入地宫,只能派大臣代替自己前往 。半年之后,皇太极驾鹤西去 。
据记载,皇太极在世的时候,宸妃墓祭祀频繁,每月进行月祭,每年清明和岁末都举行大祭,朝鲜国王还专门派太监送来香烛礼物致祭 。皇太极每次路过地载门外五里宸妃安息之地,都要痛哭失声、下马伫立,久久不能自己 。
一位妃子,能够得到皇帝的真心爱恋,能以26岁年纪嫁给皇帝却不失宠爱,能在死后得到皇帝的眼泪和深深怀念,在清代历史上恐怕只有皇太极的儿子福临之妃董鄂妃能够媲美了 。
清官方史料为何有意隐晦宸妃墓所在?
太宗于崇德八年八月九日在清宁宫与世长辞 。昭陵也因此开始修建,为了安葬众妃子,不久,在昭陵陵寝西边修建了妃子园寝 。
而宸妃究竟有没有归葬妃园寝官书上根本没有记载 。但清史专家李凤民认为,此事“颇有可能” 。原因有以下几个:
其一,若宸妃墓依然在地载门外原地未动,那么按照清代典制,妃子墓要称为“园寝”,肯定要按照园寝制度增建一系列建筑,然而,史书上根本没有查到地载门外五里有宸妃园寝,这表明,宸妃墓早就不在地载门外了 。
其二,按照明清陵寝制度,凡是比皇帝先死的妃子,一般不单独修建妃子园寝或者后陵 。宸妃也应该一样,这样才能解释宸妃墓从地载门外五里消失的原因 。
其三,《清实录》《大清会典》等明确记载,宸妃葬在昭陵贵妃园寝 。昭陵贵妃园寝全称是“宸妃、懿靖大贵妃园寝”,康熙十年玄烨冬巡祭祖,首次祭祀宸妃园寝,乾隆八年九月癸卯,派遣官员到“宸妃、懿靖大贵妃、康淑妃并公主园寝”祭祀,这就表明,宸妃不仅是葬在妃园寝中,更是妃园寝的首位人物,这与她的地位也相符 。
其四,从嘉庆朝起,《清实录》对妃园寝的称呼发生了重要改变,也就是不再叫“宸妃、懿靖大贵妃园寝”,而是改叫“懿靖大贵妃、康淑妃园寝” 。道光年间的《清实录》也延续这一称呼,这是对宸妃有意进行隐晦,原因是什么不太清楚 。但是按照传统,这位懿靖大贵妃似乎确实要比宸妃更有资格一点,因为宸妃虽然受到皇太极的宠爱,但是她的儿子早夭,而懿靖大贵妃的儿子叫博穆博果尔,被封为“襄亲王” 。因为这种有意隐晦,导致官书中对宸妃墓地的记载变得无从可考 。
- 揭秘:为何明朝历史上的皇后多为民间小家碧玉?
- 揭秘:清代皇帝为何能长寿是因为天天喝人乳?
- 皇太极政治成功的保障:汉化四方针奠定统治基础
- 女皇秘史:武则天的四大冤案
- 明朝有16位皇帝,为何只有十三陵?
- 揭秘:秦始皇为何要放弃北伐匈奴而修长城
- 宋朝末代皇帝南澳岛藏宝?传需破解摩崖石刻文字
- 中国历史上最滑稽的谋反:只为到皇宫吃一顿饭
- 钻皇官网地址,qq钻皇为什么停运了
- 32个儿子/34个女儿 中国历史上子女最多的十位皇帝,宋徽宗赵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