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天猫双十一销售额是多少(天猫双11商家报( 三 )


(1)提供了较为精准的销售预估
众所周知,大多数的订单支付都发生在11月11日0点以后,如此一来商家就很难在售前进行预估和销售策略调整,而预付定金则通过定金不可退的规则和人们对于损失规避的心理作为支撑,为商家提供较为精准的销售预估的同时,也给商家销售策略的调整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
(2)网站服务器抗压的保护伞
双十一可是要承受每秒上亿成交的压力,即使是阿里的服务器,今年也小小的崩溃了一下(如下图) 。而预售的目的就是让顾客提前锁定某种单品的抢购资格,并且以定金作为买卖双方的承诺契约,如此一来,用户下单的分布会更加趋于均匀,从而起到降低服务器维护成本的作用 。

2018年天猫双十一销售额是多少(天猫双11商家报

文章插图
另外比较值得一提的就是前段时间刷屏的“双11合伙人”集能量活动,通过活跃用户组队PK的形式带动一些非活跃用户,达到促进产品(包括阿里旗下其他产品)活跃度的作用,也进一步宣传了双十一活动 。
2018年天猫双十一销售额是多少(天猫双11商家报

文章插图
除了这些可复制的运营“套路”,我们还看到这些“套路”背后一种消费节日仪式感的形成 。
所谓节日,就是一个依赖特殊文化符号形式和固定仪式来彰显意义、凝聚族群的日子,比如春节寓意着团圆,所以一到春节就会形成返乡潮,为的就是回去和家里人团聚 。
深谙此道的“双十一”策划者,正是通过在网络虚拟空间中构建起“双十一狂欢日”这样一个固定仪式,通过线上线下多种传播渠道让用户时刻处于“双十一”热闹氛围的包围下,借助节日氛围来削弱消费者的理性思维力量,并透过社交网络的圈子文化,来不断强化人们的全面参与感,使得越来越多的用户对“双十一狂欢日”形成文化认同,消费节日仪式感应运而生 。
因此,在这种消费节日仪式感形成的大环境下,天猫适当的用各种“套路”去刺激用户,就很容易形成“剁手”的狂欢 。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