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大败乌丸后为何要重赏劝阻官员?

曹操能够平定乌丸 , 扫除袁绍的单于势力 , 和田畴的加入密不可分 。但是 , 我们说 ,  田畴的加入 , 是曹操的幸运 , 也是命运的必然 。
为何说是曹操的命运的必然呢?我们看看曹操在平定乌丸前后的行为就可以明白了 。
当时正赶上夏天 , 大雨下个不停 , 道路泥泞难行 , 乌丸人又在交通要道上派总兵把守 , 曹军无法通过 。曹操烦闷 , 此时田畴献策 。田畴说此时从大道上确实无法通过 , 可是自己知道一条道路 , 曾经是汉武帝时期修建的 , 虽然荒废了两百多年 , 但依然有总计可行 。我们可以公开宣称撤兵 , 然后从密道通过 , 乌丸必定失去防范 , 我军攻其不备 , 必然成功 。曹操大喜 , 就率军撤退 , 并在路边立下一个大木牌子 , 上面写着:现在夏天酷热 , 道路泥泞 , 等到秋冬时节 , 我们再出兵 。乌丸侦察兵看到了 , 回禀单于 , 蹋顿果然以为曹操已经撤兵 。
之后 , 曹操成功绕道接近乌丸主力 。当曹操率军到达白狼山的时候 , 侦查兵告诉前方有乌丸精锐 。当时曹操军队的辎重都在后方 , 将领中穿铠甲的都很少 , 很多人心存畏惧 , 想后退躲避 。曹操登上高处 , 看到乌丸军队阵容不整齐 , 料定乌丸人并不知道自己军队已经到达 , 于是下令张辽为先锋率军在前 , 自己率军随后跟进 , 全军突击 , 绝不后退 。于是乌丸军队大败 , 连单于蹋顿和其他乌丸贵族当场战死 , 前后归降的胡人和汉人有二十多万 。蹋顿的乌丸势力被消灭了 , 北方边境问题暂时得到缓解 。
可是袁尚、袁熙并没有死 , 他们远走到公孙度的地盘 。曹操依照郭嘉的计策 , 不予追击 , 公孙度为了表明自己的清白 , 将二袁的人头自动送上 。
当曹操从乌丸撤军的时候 , 气温急剧下降 , 加上冬天少雨 , 经常打井挖九十多米才可以看到水 , 整个军队行军艰难 , 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 。为了保命 , 曹操不得不下令斩杀了几千匹战马充饥 , 才勉强度过大沙漠 。
当曹操回到许都之后 , 曹操命人调查之前劝谏过自己的人员名单 。此时的曹操 , 已经成功击溃二袁残余势力 , 完全统一了北方 , 尤其是突袭乌丸 , 最终胜利归来 , 彻底解决了北方祸乱的问题 。当初劝谏的人都很担心 , 不知道曹操会怎么收拾自己 。可没想到 , 曹操召开朝会 , 竟然公开嘉奖那些劝谏的人 。曹操说:“我先前出兵 , 实在危险 。虽然我侥幸获胜 , 实在是靠上天保佑 。你们的意见 , 才是万安之计啊 。”曹操又说:“以后 , 大家绝不不要害怕提于我相反的意见!”
曹操此时确实英雄了得 。虽然曹操自己认为胜利只是侥幸 , 但我却认为也是必然 。正因为曹操有视成功为侥幸 , 鼓励不同意见 , 才能最后统一北方 , 成为三国的最强者 。曹操的万安之计不仅仅是诸位将领稳扎稳打的计策 , 更是他源自他勇于纳谏 , 听取不同意见的广阔胸襟 。有如此情怀的曹操 , 想不成功也难 。看田畴来到曹操身边 , 不就是一个例子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