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家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变法的原因是什么

【政治家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变法的原因是什么】王安石变法时间有着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王安石变法时间是从1069年至1076年,历时7年 。
另外一种说法是1069年至1085年,这段期间是宋神宗重用王安石起至宋神宗去世结束,历时16年之久 。
其实这两种说法都没有错,只是站的角度不同 。
王安石画像
第一种说法:1069年,王安石深得宋神宗的器重和信任,王安石任参知政事,这是一个副宰相的职位,主要工作就是协助宰相处理政务 。就在这个阶段,王安石向神宗提出了变法,改变风俗,制定并确立法度,神宗大力支持 。
为了让变法能够顺利推行,提拔派遣了一大批新人,王安石被任命为宰相,开始了一系列的社会改革,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新法,新法通过“理财”和“整军”两个方面进行,颁布了青苗法,均输法,农田水利法等新法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推行保甲法等来提高军事能力 。
但是王安石变法遭到了保守派的强烈反对,因为变法严重损害了他们的利益,新法推行不足一年,保守派与拥护派就发生了激烈的斗争与辩论 。
大家将矛头纷纷指向王安石,王安石两次被罢相,于1076年,王安石离开朝廷,王安石变法最终失败 。
第二种说法:基于第一种说法的,王安石之前提拔了一大批的拥护者,王安石离开后,这些新法拥护者有了自己的想法,以蔡京等人为首的新法拥护者,继续打着王安石变法的噱头,推行着这些新法,这些新法到了这群人手中就成为了敛财扰民的工具,被官僚地主所利用,百姓生活的名不聊生,最后随着宋神宗的去世,变法才得以结束 。
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自推行以来就饱受猜忌,出现了一波拥护派和守旧派,一方拥护一方反对,双方打的不可开交,保守派从各方面攻击变法,企图罢免新法,而著名的司马光就被归列为守旧派一党,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变法,这不禁让人们好奇,司马光为何会反对王安石变法?
司马光雕像
司马光曾在宋仁宗时期就提出了免役法,照理说其思维模式和想法与王安石是接近的,其次司马光曾支持范仲淹改革,不算是因循守旧之人,到了真正变革的时候为什么会反对呢,其原因各有说法,其众说纷纭 。
说法一:司马光认为这场变法推行的新法弊大于利,弊处要比好处多,这就觉得没有变法的必要了 。
说法二:司马迁生活于封建社会,从小熟读四书五经,深受儒学的毒害很深 。生活在这样一个封建社会中,要想接受新思想,新思维显然是不太可能的,司马光就是属于守旧派的一员,故而反对变法,属于理念差距 。
说法三:司马光为了自身利益,王安石变法受到最大程度伤害的要数官僚地主了 。北宋中期,官僚集团臃肿而庞大,在这个体系中,官员人数众多,享受国家很好的俸禄优待,有钱拿还不用办事,文武百官的生活可谓是相当幸福的 。王安石新法推行,首先针对的就是官僚地主,且很大程度的抑制了官僚的特权及损害了其经济利益 。
司马光当时正在写《资治通鉴》,他花费了近30年的时间才完成了这本著作,写完他已经是个66岁的老头子了,司马光一心就想编修史书,对政治没有野心,他反对变法是因为出于私心 。当时当官俸禄高,事情少,自己要想无后顾之忧的写书,又有钱养家,那么当官是最好的选择了,每月有钱拿,又能干自己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
三种说法谁真谁假,真真假假现在也没有任何意义了。
王安石变法的性质
王安石变法于1069年开始改革,是一场由王安石和宋神宗为首的社会改革运动,以内忧外患的宋王朝为主要变法对象,王安石变法的主要目的就是解决北宋建国后各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最终达到富国强兵的终极目标,同时抑制土地兼并,大力发展生产力,从而改变整个北宋“积弱积贫”的社会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