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秦始皇陵中的兵马俑为何都不戴头盔

兵马俑是秦始皇最重要的陪葬品 , 秦始皇一生都在追求长生不老 , 死后自然也需要兵力使自己统一阴间 。当然这只是小编根据历史所产生的一个猜想 。在这些兵马俑中有一些奇怪的现象 , 就是这些兵马俑为何都不带头盔呢?
【解析秦始皇陵中的兵马俑为何都不戴头盔】
图片来源于www.youxixd.com
图片来源于www.youxixd.com
秦始皇兵马俑不仅不戴头盔 , 身上穿的铠甲也很简洁 , 甲片减少到了最低限度 。主力步兵的甲衣只是护住前胸和后背 。而站在最前边的弩兵部队身上一个甲片也没有 。从俑坑里能看得出来 , 秦俑都是简装 , 他着的铠甲防护的面积并不大 , 都属于轻型的 , 和我们所了解的当时的魏国的重装部队正好形成一种明显的反差 。
秦国应该有能力为军队配备足够的铠甲 。历史记录显示 , 自商鞅变法后 , 秦国是当时诸侯国中最富有的 。《史记》上说:秦 , 带甲百万 。意思是有百万身披盔甲的军队 , 但眼前这支复制的秦军却让人大感意外 。隐藏在这一奇怪现象背后的历史真相到底是什么呢?
与子同仇
两千多年前 , 秦国一位兢兢业业的县法律秘书“喜”为人们探索这个谜提供了一个线索 。喜曾经三次从军 , 他用竹简记录了秦军攻打刑丘时发生在部队中的两起案件 。在攻打邢丘的战斗中 , 士兵甲斩首了敌人一个首级 。士兵乙企图杀死士兵甲 , 据首级为己有 , 却被第三个士兵发现 , 图谋不轨的士兵乙当场被捉拿归案 。另外几枚竹简上说:两个士兵为了挣抢一个首级也动了手 。秦军在战场上为对手的一个首级竟要自相残杀!是什么驱使他们对敌人的首级如此渴望呢?

图片来源于www.youxixd.com
图片来源于www.youxixd.com
秦统一中国前135年 , 改革家商鞅为秦国制订了一套任何别的国家都无法忍受的严苛法律 。从此后 , 整个秦国都严格地按照这套法律运转 , 它影响了六代秦人 , 直到秦始皇 。商鞅规定:秦国的士兵只要斩获敌人一个首级 , 就可以获得爵位一级、田宅一处和仆人数个 。斩杀的首级越多 , 获得的爵位就越高 。你只要打仗打得好就可以授爵 , 一授爵就有一定的土地 , 有一定的房子 , 那么说你整个生活跟打仗挂钩了 。这就是商鞅着名的军功授爵制度 。2000多年后 , “喜”抄写的竹简又让人们得以看到这一制度的大量细节 。
如果一个士兵在战场上斩获两个敌人首级 , 他做囚犯的父母就可以立即成为自由人 。如果他的妻子是奴隶 , 也可以转为平民 。对于重视家族传承的中国人来说 , 军功爵是可以传子的 。如果父亲战死疆场 , 他的功劳可以记在儿子头上 。一人获得军功 , 全家都可以受益 。
这是早期秦人贵族使用的餐具 , 两、三千年前 , 那是一个按出身和血统的贵贱分配权力和财富的时代 。像秦人的军功授爵这样给平民甚至奴隶向上攀升的机会 , 明目张胆地鼓励国人追逐功利的国家法律 , 在当时 , 似乎只有秦人能够接受 。与贵族餐具相比 , 普通秦人的生活用品显得简单寒酸 , 可以看出加官晋爵对于一个士兵意味着什么 。喜的竹简上说:在军中 , 爵位高低不同 , 每顿吃的饭菜甚至都不一样 。三级爵有精米一斗、酱半升 , 菜羹一盘 。两级爵位的只能吃粗米 , 有爵位的普通士兵能填饱肚子就不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