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救星张居正简介,改革使朝廷苟延残喘50年

张居正是明朝末期的著名大臣,生前张居正的许多改革措施都对国家起了重大的作用,但是历史上对于张居正的评价却是褒贬不一,甚至死后,张居正还被抄家 。究竟是为什么,才导致了张居正是这样的结局呢?
一、明朝张居正简介
张居正是明朝时期的著名大臣,嘉靖二十六年,23岁的张居正考中进士 。隆庆元年任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后迁任内阁次辅,为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 。隆庆六年,万历皇帝登基后,因为李太后与司礼监太监冯保的支持,张居正代高拱为首辅 。当时明神宗朱翊钧年幼,一切军政大事均由张居正主持裁决 。张居正在任内阁首辅十年中,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
财政上清仗田地,推行“一条鞭法”,总括赋、役,皆以银缴,"太仓粟可支十年,周寺积金,至四百余万" 。军事上任用戚继光、李成梁等名将镇北边,用凌云翼、殷正茂等平定西南叛乱 。吏治上实行综核名实,采取“考成法”考核各级官吏,“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政体为之肃然 。张居正的改革,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
万历十年张居正卒,享年五十八岁,赠上柱国,谥文忠 。张居正也是明代唯一生前就被授予太傅、太师的文官 。去世后被明神宗抄家,至明熹宗天启二年恢复名誉 。著有《张太岳集》、《书经直解》、《帝鉴图说》等 。
二、万历为何抄家张居正
熟悉明史的朋友对张居正的“一条鞭法”想必都不陌生,为了解决明朝政府的财政问题,张居正实行了名为一条鞭法的税制改革,并在几年后立即收到成效,使国库的存银从亏空猛增到400万两 。正因为张居正的改革,万历才有能力打赢“万历三大征”,解决明朝的内忧外患 。【明末救星张居正简介,改革使朝廷苟延残喘5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