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昂贵的偷情:北凉因偷情引发的一起灭国事件

如果不是因为和嫂子偷情 , 沮渠牧犍不会落到“面缚请降”(《通鉴》)的尴尬境地 , 北凉的灭亡也不至于来得那么快 。历史就是这样残酷 , 一个看似不经意的偶然事件 , 却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 , 产生一系列连锁效应 , 一着不慎 , 满盘皆输 。历史过去了1500年 , 我们无法令时光倒流 , 去探究沮渠牧犍的内心世界 , 也无从考证他是否将亡国的最终结局归结到那次偷情 , 但可以肯定的是 , 他确实为此付出了最为沉重的代价 。
沮渠牧犍 , 生年不详 , 死于公元477年 , 五胡十六国时北凉国的末代君王 。“临松卢水胡人”(《晋书》) , 卢水胡人是匈奴的一个分支部落 , 因居于卢水(今青海西宁)而得名 。沮渠本是匈奴部族的一种官职称谓 , 分左沮渠、右沮渠 , 相当于汉制的宰相或太尉 , 沮渠牧犍的“先世为匈奴左沮渠 , 遂以官为氏焉”(《晋书》) 。到了东汉时期 , 沮渠部族迁居卢水(今青海西宁) , 之后向南向北均有发展 , 渐成西域一支强大部族 。
沮渠牧犍家世也算显赫 , 世代为部落酋长 , 属于部族中的贵族 , 因而得以在后凉为官 。伯父沮渠蒙逊是后凉的宿卫 , 蒙逊的伯父沮渠罗仇在跟随后凉帝吕光征河南失利后被杀 , “宗姻诸部会葬者万余人”(《晋书》) , 蒙逊于是与堂兄沮渠男成起兵反叛后凉 , 并拥立建康太守段业为凉州牧(不久改称凉王) , 是为北凉 。但段业只是傀儡 , 大权由沮渠蒙逊掌控 。4年后蒙逊杀段业自立 , 随后打败南凉攻灭西凉 , 统一了凉州全境 , 成为当时西部最为强大的割据政权 。公元433年 , 沮渠蒙逊病死 , 因其子尚幼 , 侄子沮渠牧犍即位 。
北魏灭北凉 , 北方疆土尽属拓跋氏 , 标志着五胡十六国的彻底终结 。北凉 , 在五胡十六国中 , 只是偏安西陲的小国 , 并不起眼 , 然而由于它特殊的地理位置 , 向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凉州的范围大致是今天的甘肃省 , 还包括内蒙和青海一部分 , 是中原与西域诸国的交通要冲 , “河西走廊”的必经之地 。为了防御匈奴 , 汉武帝开辟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 , 后设凉州刺史 , 凉州因“地处西方 , 常寒凉也”而得名 。五胡十六国时 , 这里先后建立了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五个割据政权 , 占到了16国的三分之一 。
沮渠牧犍死时 , 已是北凉被北魏灭国的38年后 , 之所以当时没有被杀 , 皆因他与北魏当时的太武帝拓跋焘互为妹夫:沮渠牧犍的妹妹兴平公主嫁给了拓跋焘 , 拓跋焘的妹妹武威公主嫁给了牧犍 。牧犍即位之初 , 北魏已是北方强国 , 风头正健 , 先灭掉慕容氏的后燕 , 迫其分为南北两部 , 又攻灭赫连氏的大夏国 , 基本统一北方 。北凉虽占据要塞 , 又据山险 , 但终究不能和北魏抗衡 , 于是沮渠牧犍采取和亲政策 , 以作缓和 , 并接受北魏封号 。
可是事情坏就坏在 , 沮渠牧犍是个闲不住的主儿 , 他看上了嫂子李氏 , 并和李氏偷情 , “通于其嫂李氏”(《通鉴》) 。李氏既得宠幸 , 便看武威公主不顺眼了 , 于是和牧犍的姐姐一起给武威公主下毒 , 拓跋焘听闻 , “遣解毒医乘传救之”(《通鉴》) , 公主才得以幸免(估计李氏下的也是慢性毒药 , 要不再怎么快马加鞭也来不及救啊) 。这下可把拓跋焘惹怒了 , 非要牧犍把李氏押解到魏处罚 , 牧犍哪舍得啊 , 就悄悄把李氏安置到酒泉 , 而且待遇不变 , 好吃好喝的随便招呼 。拓跋焘盛怒之下 , 于公元439年大举进攻北凉 , 围攻姑臧(北凉都城 , 今甘肃武威) , 北凉军闻风披靡 , 牧犍最后不得不“帅其文武五千人面缚请降”(《通鉴》) , 北凉灭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