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谋士智谋大比拼:郭嘉远超诸葛亮?

郭嘉和诸葛亮谁厉害?易中天书第十四集《天生奇才》 , 用了很大的篇幅 , 对诸葛亮与郭嘉作了比较 。说他俩都是同一量级的人物 , 对刘备、曹操同样重要 , 两个人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怎样相似呢?易中天认为:
第一 , 他们都是少年天才 , 出山时都只有二十六七岁 。
第二 , 他们都“审于量主”(谨慎地选择主公) 。
第三 , 他们都“谋功为高” 。
第四 , 他们都忠心耿耿、竞竞业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己 。
第五 , 他们和曹操、刘备的关系 , 也都至少在表面上做到了“如鱼得水” , 甚至确有一些情意 。
但我觉得:二人虽有若干相似之处 , 如上述之一、二、四项 , 但不同之处也不少 。严格说来 , 在某些重要的层面上 , 二人是不能相比的 。
首先 , 说郭嘉“谋功为高”是可以的 , 对诸葛亮却不能这样说 。在《三国演义》中 , 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 , 几乎刘备所有的政治、军事活动 , 都有诸葛亮的出谋画策 , 所有的战役都离不开诸葛亮的参谋 。他智计多端 , 料事如神 , 刘备无不言听计从 。关、张之辈开始是嫉妒、吃醋 , 后来就变成服服帖帖地接受领导了 。但我们查阅史书 , 在刘备的有生之年 , 诸葛亮在军事上多是靠边站的 , 对刘备并没有起到郭嘉对曹操那样的作用 。赤壁之战前 , 诸葛亮“受任于败军之际 , 奉命于危难之间” , 到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去见孙权 , 促成了孙刘联盟的形成 , 取得了外交上的胜利 。以后就跟随在周瑜水军的后面 , 回到了刘备的驻地樊口(今湖北鄂州西北) 。《三国演义》上所写的那些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等情节 , 都是小说家之言 , 并不是史实 。火烧战船是周瑜和黄盖谋划的 , 并没有诸葛亮参与谋划 。
当然 , 刘备方面作为联军组成部分 , 也配合作战了 , 但我们在史书上并没有见到诸葛亮提出过什么奇谋佳策 。接下来诸葛亮和赵云随刘备出征荆州南部四郡 。因为这四郡原为刘表的地盘 , 又有被刘备推举为荆州刺史的刘表的儿子刘琦的文书 , 进军出奇地顺利 , 几乎是兵不血刃 , 四郡皆降 。这时诸葛亮才第一次有了官职 , 被刘备任命为军师中郎将 , 督管零陵、桂阳、长沙三郡(郡治分别为今湖南永州、郴州、长沙等市 , 诸葛亮住在临烝 , 今湘南衡阳市东) , 一住就是二三年 。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 , 刘备进川 , 把庞统、法正带去当参谋 , 诸葛亮与关羽、张飞、赵云等留守荆州 。只是到了取蜀战争的后期 , 才调诸葛亮、张飞、赵云等入川 , 诸葛亮并没有起到多大的参谋作用 。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 , 刘备进兵汉中 , 带去的参谋是法正 , 又不是诸葛亮 。章武元年(公元221) , 刘备大举伐吴 , 史称夷陵之战 。这时庞统、法正已死 , 刘备仍然没有带诸葛亮前去 , 而是自己悍然率兵前往 。总的看来 , 在刘备生前 , 除了早期的赤壁之战和作战不多的进军荆州南部四郡 , 以及取蜀战争赶个末班车之外 , 诸葛亮基本上是远离战场的 , 怎能和郭嘉相比?在郭嘉生前 , 曹操所打的重要战役 , 如战吕布、破袁绍、讨二袁(袁谭、袁尚)、征乌丸等 , 都把郭嘉带在身边 。郭嘉在建安十二年(公元207)死于征乌丸途中 , 曹操非常难过 , 在表章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