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史上最牛小国:竟需要蒙古帝国连续九次征伐

从1231年至1273年,元朝(蒙古)先后九次征伐高丽,最终高丽投降,成为元朝的征东行省 。1231年蒙古军进攻高丽,国王和王室贵族迁都江华岛;1258年高丽崔氏政权垮台,国王投降蒙古;不服投降蒙古的三别抄发动抗蒙古战争,1273年蒙古占领济州岛,结束抗蒙古战争 。
一、战前形势
1216年,一支原依附于蒙古人的契丹军队造反失败后,流窜进入高丽境内,占领高丽江东城,并以此为据点四处烧杀抢掠 。1218年,蒙古大将哈真统帅大军追击契丹叛军进入高丽,高丽国王派遣将军赵冲领军协助,并向蒙古军提供粮草 。
1219年,江东城守敌投降,哈真与赵冲举行盟誓,蒙古与高丽约为兄弟之国 。蒙古从此年年遣使到高丽索要各种物品(从毛皮、绸缎到笔墨纸砚无一不要) 。高丽国小民困,物产不多,敌视蒙古的情绪逐渐升温 。
1225年,一蒙古使者在出使高丽返回的途中被杀 。杀死使者在蒙古人看来是不可饶恕的大罪,曾多次为此与别国开战 。但由于蒙古大军西征,接着元太祖成吉思汗又在征讨西夏途中逝世,使蒙古帝国没有立即对高丽展开报复 。
二、窝阔台汗四征高丽
元太宗窝阔台即位后,以高丽杀使者为由,于1231年八月命撒礼塔率蒙古大军讨伐高丽 。蒙古军入据高丽后,洪福源率民1500余户前来迎降,附近州郡亦有来降者 。撒礼塔在洪福源的协同下先后攻取40余座城,连战连捷的蒙军直逼高丽王城 。高丽高宗遣其弟怀安公王乞降 。蒙古军队索取了巨额财物后退军 。但仍在高丽的各京、府、县留下了72名达鲁花赤(镇守者),对高丽进行间接控制 。
1232年六月,高丽王举反,杀死蒙古所置达鲁花赤72人 。为避免蒙古的报复,高丽权臣崔怡决定迁都江华岛 。于是,窝阔台决定第二次讨伐高丽 。八月,再命撒礼塔率师征高丽,至王京南,攻其处仁城时,中流矢亡 。副帅铁哥领蒙古军回师 。原降服的高丽百姓归由洪福源统治 。十月,高丽王遣其将军金宝鼎、郎中赵瑞章向窝阔台上书请罪 。
1233年四月,窝阔台诏谕高丽王悔过,并指出他犯下的五大罪状 。高丽王因占据江华岛,而蒙古无水兵,故不从命朝觐 。反而又派兵攻陷已归附于蒙古的西京等处,劫夺了降将洪福源的家 。为此,窝阔台决定第三次派兵讨伐高丽 。1235年春,窝阔台命唐古再征高丽,至1237年先后占领龙冈、咸从等余城 。高丽王请降,但不亲赴朝觐,只遣使入朝 。蒙古则一再促其还都陆上,履约朝觐,然高丽王总是拖延不动 。因此,1240年蒙古又派兵攻克昌州、朔州等地 。1241年高丽王以族子为己子入质,高丽又臣服于蒙古 。
三、贵由汗至蒙哥汗四征高丽
1246年(元定宗贵由汗元年)高丽又停止岁贡时,蒙古军队从1247年至1258年(元宪 宗蒙哥汗八年)间,曾4次进攻高丽,迫使高丽王遣王子前来朝贡,并留蒙为质 。
自从1232年高丽迁都江华岛后,被激怒的蒙古大军先后遣军7次征伐高丽,给高丽百姓造成了深重的灾难 。不少地方因畏惧蒙古军威,纷纷举城归附蒙古 。高丽有不少大臣也对与蒙古对抗到底的政策提出了质疑 。同时,蒙古也在筹划另立高丽入质蒙古的质子为新君,而这一旦成为既成事实,高丽朝廷便面临边缘化的危险 。
1258年,高丽众大臣发动政变,杀死了主张弃陆保岛的权臣崔氏,出陆向蒙古投降 。1259年,蒙古与高丽达成和解协议,蒙军撤出高丽,高丽朝廷迁出江华岛移居陆地,并派王子入朝蒙古,两国战争状态结束 。
四、忽必烈消灭高丽抵抗势力
元世祖忽必烈中统元年(1260年)春,高丽国王逝世,忽必烈派兵护送高丽王子归国即位,是为高丽元宗,同时宣布在高丽境内实行大赦,送还高丽俘虏及逃入辽东的民户,禁止蒙古边将侵扰高丽,以抚民心 。元宗即位后一直采取亲元立场,引起大臣的不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