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比什么意思,解读政府工作报告

环比什么意思,解读政府工作报告

环比什么意思,解读政府工作报告

文章插图
3月5日元宵节当天,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如约而至 。
人均纯收入、可支配收入、同比和环比增长······被报告中这些长得很像经济学名词的轮番轰炸,你是不是已经傻傻分不清楚了?别急,壹读君()这就来帮助数死早的你,解读报告里的小指标 。
值班壹读君丨王璞
实习壹读君丨包子
同是居民,为什么城镇居民叫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叫人均纯收入?
拿到辛苦赚到的银子,城镇居民却并不能全部用来自由支配,查查账单,还有一堆缴费单等着呢,包括小区物业费、个人所得税、养老保险等等,去掉这些每个月必须要交的费用,剩下的钱才能真正用于每个人或家庭的经济生活,这就是所谓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
比方说一个理论年薪20万的高帅富,他要缴纳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社会保险,还要交个人所得税,这些统统扣除掉之后的收入,才叫可支配收入 。算下来,年薪生生地少了五六万 。
环比什么意思,解读政府工作报告

文章插图

环比什么意思,解读政府工作报告

文章插图
对于农民们来说,算钱这事儿就简单多了,以上杂七杂八的社会保障费用要少很多,赚来的钱大多数可以直接自由支配,算算人均纯收入就可以了解这个群体的收入状况了 。听起来似乎很让人羡慕,不过这可不是什么福利,不用交费也意味着不能享受相应的福利保障 。
环比什么意思,解读政府工作报告

文章插图
同比、环比、同比名义增长,到底是谁和谁在比?
【环比什么意思,解读政府工作报告】被绕晕了吗?举个栗子你就清楚了,国家统计局的报告中称“2014年GDP超63万亿,同比增长7.4%”,这里的“同比增长”的比较标准是2013年全年的GDP总额,就是在同样的数量级标准上纵向比较出的结果 。环比就是横向比较了 。2014年12月的GDP和11月的比较,增长率就是环比增长 。
继续拿这个栗子来说,生产总值在增长,我们的消费价格也在上涨 。如果不算上价格因素的影响,那么我们能看到的变化就是同比名义增长了,一般来说,名义增长会因为价格上涨比同比增长数更大一些 。
番与倍,有时一样有时不一样
简单来说,“番”是指几何级的计算,“倍”是算数级的计算 。这个问题,中学数学老师是这样解释的,几何级是平方,算数级是乘法 。
放到政府工作报告里,我们从最小的倍数开始算起,增加一倍和翻一番都是增加100%,这时候两者的变化是一样的 。慢慢加大数量,两个概念的差异就显示出来了,增加两倍相当于增加200%,翻两番就是原来的400%,增加量变成了300% 。数量越大,两者的差异也越来越大 。
环比什么意思,解读政府工作报告

文章插图
赤字、赤字率和债务负担率
和每个家庭一样,政府每年会赚一定的钱,也会花钱 。每一年如果花的钱比赚的钱要多,那么欠下的债就是大家熟知的“赤字”了 。欠了钱,政府就会想办法来弥补,对内常用的方法就是增加纸币的发行量,增发纸币太多就容易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因此赤字是和我们的消费水平息息相关的 。
国家会欠钱,勤劳的人民也有能力赚钱,GDP某种程度上代表着我们是否有能力还清这些债务,因此赤字和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就代表赤字率了 。赤字率常用来衡量财政风险,如果赤字率太高,国家就要开始担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