谶纬是什么?什么是谶纬之学?

谶纬,是中国古代谶书和纬书的合称 。谶是秦汉间巫师、方士编造的预示吉凶的隐语,纬是汉代附会儒家经义衍生出来的一类书,被汉光武帝刘秀之后的人称为“内学”,而原本的经典反被称为“外学” 。谶纬之学也就是对未来的一种政治预言 。
流行于中国两汉时期的一种学说 。主要以古代河图、洛书的神话、阴阳五行学说及西汉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为理论依据,将自然界的偶然现象神秘化,并视为社会安定的决定因素 。它适应了当时封建统治者的需要,故流行一时,在东汉被称为内学,尊为秘经 。魏晋后日渐衰落,刘宋后谶纬之书亦受到历朝查禁,所存仅少量残篇,有明《古微书》、清《七纬 》等辑本存世 。谶纬之书除其中包含的迷信成分外,还含有某些古代自然科学知识 。
所谓的“谶纬”,其实是“谶”与“纬”的合称 。“谶”是秦汉间的巫师、方士编造的预言吉凶的隐语、预言作为上天的启示,向人们昭示未来的吉凶祸福、治乱兴衰 。谶有谶言、图谶等形式,如“亡秦者胡也”即为秦代的一句谶言 。“纬”即纬书,是汉代儒生假托古代圣人制造的依附于“经”的各种著作 。东汉时流传的“七纬”有《易纬》、《书纬》、《诗纬》、《礼纬》、《乐纬》、《孝经纬》和《春秋纬》,皆以迷信方术、预言附会儒家经典。谶大概起源于先秦时期,《左传》中就有一些谶语的记载 。纬则较为晚出,通常认为出现在西汉 。后来谶、纬逐渐合流 。
发展
东汉初年谶纬大盛 。东汉光武帝刘秀曾以符瑞图谶起兵,即位后崇信谶纬,“宣布图谶于天下”,谶纬之学遂成为东汉统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高度的神圣性 。当时用人施政、各种重大问题的决策,都要依谶纬来决定;对儒家经典的解释,甚至也要向谶纬看齐 。谶纬在汉代的流行,是与汉代思想界天人感应、阴阳灾异泛滥分不开的 。谶纬与经学的结合,推动了汉代经学的神学化 。
谶纬之学对东汉政治、社会生活与思想学术均产生过十分重大的影响,在东汉末年渐衰 。由于谶纬本就是人为制作的,可以被一些人利用来散布改朝换代的政治预言,统治者逐渐认识到其中的危险,魏晋以后屡加禁止 。隋炀帝正式禁毁之后,谶纬之书大量散失 。
谶纬充斥着浓重的神学迷信色彩,注定不能与儒家经典长期并行,很快就从经学中被剥离了出去 。但谶纬中并非全是荒诞的东西,其中还含有许多天文、历数、地理等方面的古代自然科学知识 。此外,像“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作为两千年中国君主专制社会的最高伦理规范,其最初的确切表达即是《白虎通义》从礼纬《含文嘉》中引来的 。
【谶纬是什么?什么是谶纬之学?】历史上有些比较著名的谶纬 。
比如秦朝时,“亡秦者胡”,秦始皇误以为说的是匈奴,于是命蒙恬率30万大军北击匈奴,后来历史表明,“亡秦者胡”指的是胡亥 。
唐代时,有人预言“唐三世以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唐太宗以为是李君羡,找个借口把他杀了,结果历史表明预言说的是武则天 。
南北朝后期,曾流传过一条神秘的预言,预言将有一位“黑衣人”降临成为天子以终结乱世 。初期预言是“亡高者黑衣”,结果穿黑衣的北周灭了高家的北齐,后来预言变为“黑衣临天位”,穿黑衣的佛教盛行,连皇帝都出家为僧了 。
在四大名著中也有许多谶纬:
三国演义中关羽年轻时,有一位老人对他说:"雨水盛,麦子亡”这句谶纬中暗示了关羽水淹七军与在麦城被谋害 。
水浒传中鲁智深,一位禅师告诉他:遇林而起,遇山而富 。遇水而兴,遇江而止 。逢夏而擒,遇腊而执,听潮而圆,见信而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