鲧治水失败付出生命代价:成就了大禹

说起大禹治水我们可能都知道,大禹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把洪水引进大海,为人民谋得了福利 。他也因为治水的功劳继承了舜的位置,成为部落首领 。那么大家知道鲧这个人吗?他是大禹的父亲,也是一个治水能臣,但他没有成功,反而因此付出了性命的代价 。那么就让我们来看看鲧治水的故事吧 。

图片来源于www.youxixd.com
鲧治水
或许有些人不认识这个字,不知道鲧的读音 。鲧字读作“gǔn” 。它的一个意思是一种大鱼,另一个意思是专指大禹的父亲 。我们知道在大禹之前天下都是禅让制的,他父亲鲧是尧手下的大臣 。有一年黄河流域发大水了,当时可以想象没有堤坝,没有水利设施,自然发生大水就会淹没流域内的庄稼和房屋,因此这边地区的百姓苦不堪言 。于是尧派鲧去治理洪水,鲧就像俗话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那么可以用土来挡住洪水 。于是他就采用以土来筑造堤坝的方法,前后一共花了九年时间,才将堤坝筑好 。但让他没想到的是,一发大水就再次把堤坝冲毁了,水灾反而加剧了,当地百姓被洪水淹的更惨了,鲧治水也是以失败而告终 。
等到舜继位之后,舜认为鲧没有尽力治水,责备他办事不力,于是便把他杀死了 。又派鲧的儿子禹去治水,大禹用了清理河道,开挖河渠的方法才治水成功 。当然有种说法是鲧消极治水,不能用好治水的员工,才导致了治水失败,因此在神话人物中,他成了少数被嘲笑的对象 。当然鲧治水还是对大禹治水有借鉴作用 。
鲧治水的方法
从古至今,水利都是统治者重视也必须重视的问题,都会派人治理或者修建水利工程,说到水利工程,我们就会想到今天许多著名的水利工程,比如长江三峡水利工程、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都江堰水利工程等等 。在现在这个科技发达的社会治水仍然时间不容易的事情,那么在古代呢?在遥远的三皇五帝时期,人们是怎么治水的呢?在当时只能派一些有经验的官员去治理水患,鲧禹两父子治水就是一个例子 。那么鲧治水的方法又是什么呢?

图片来源于www.youxixd.com
都江堰水利工程
首先让我们来看鲧这个人,相传鲧是黄帝的曾孙,禹的父亲,被人们称作鲧伯 。在尧统治部落的时代,黄河流域发生了很大的水灾 。人们深受其害,很多人被洪水吞噬,房屋被冲走,农田被淹没,于是尧派鲧去治水了 。那么鲧用什么方法 去治水呢?治水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呢 。
在当时由于没有科学技术,所以只能采取人工治理的办法 。鲧到了灾区查看了情况后,想到了那句谚语: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于是他就采取了土掩的方法,用土来堵,动员大家取土筑起河堤来解决洪水 。所以鲧治水的方法就是堵水,修筑堤坝 。结果当然也可想而知,自然是堵不住的 。鲧总共花费了九年时间来筑起这些堤坝,但一遇到大水,就有被冲毁了,这样就会使得受灾的人更多,受灾的程度也大大加深 。一旦决堤的洪水更加凶猛,一霎那就能吞噬一切,所以鲧治水以失败而告终了 。
鲧治水失败的原因
在上古神话中大禹是治水的功臣,解决了影响人们多年的洪水灾害,禹也受到人民的爱戴和舜的赏识,于是继承了舜的帝位 。非但如此,禹的父亲鲧也是善于治水的,说到这里很多人就会有疑问了,鲧治水不是失败了吗?怎么能说他善于治水呢 。我们可能忽视了一点,在尧问大臣谁去治理洪水最好的时候,大家都举荐了鲧,这就说明鲧是当时的治水能臣 。至于鲧治水失败是由于他采取的治水方式不正确,那么就让我们来看看鲧治水的方法以及鲧治水失败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