邴吉如何贤能之名远播邴吉做了什么样的事情

话说地节三年(公元前67年),汉宣帝立刘奭为太子,忠厚的邴吉被立为太子的老师(太子太傅) 。几个月后,他又连升三级,官达权倾朝野的“二把手”位置——御史大夫 。
权力几乎达到了顶峰(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年事已高的邴吉就认为自己将这样波澜不惊地过完自己的一生时,风波又起 。以前在狱中曾“哺育”过皇帝的一个女婢因为生活所逼,向汉宣帝打了一个报告,请求汉宣帝看在“哺育”之恩上给予批准“最低生活保障” 。结果就是因为这样一个小小的报告,引起了汉宣帝的高度重视 。调查组的成员也不是吃素的,结果查来查去,做了好事不留名的“活雷锋”——邴吉浮出了水面 。
结果汉宣帝不但批准女婢们的“最低生活保障”,而且还给了她们“一生生活保障”,与此同时,他也没有忘了大恩人邴吉,准备封他为博阳侯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邴吉却病了,据说这一病不轻,大有“驾鹤西去”之迹象 。
这下汉宣帝急坏了,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恩人就在眼前,如果自己连报答一下都不能实现,那将是一生中最大的遗憾了 。就在汉宣帝无限忧伤、无限痛苦、无限焦急时候,排忧大臣出现了 。此时太子的另一位老师夏侯胜站出来有话要说了 。他直接教会了汉宣帝这样一个关键词:好人有好报 。解析:邴吉所做的恩德,现在还没有回报,是不会这样就死去的 。
吃了定心丸的汉宣帝这才没有上演“病中送侯冠”的感人一幕来 。果然,吉人天相的邴吉马上就来了个起死回生 。
随后的事情很简单了,他在得到博阳侯的帽子后,丞相的帽子也落到他的头上 。这位做了好事不留名的好人,终于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
而做了丞相、权力达到极限的邴吉并没有因此而脱离群众,而是一心一意为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真心实意为国家,凡事以“礼”服人 。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
例一、对于官属掾史,务求掩盖他们的过错,传扬他们的好处 。
邴吉的“专职司机”什么都好,唯一的缺点就是喜欢喝酒,喝酒倒也罢,他还有一个特点不是“适可而止”,也不是“一醉方休”,而是半醉半醒 。用他的话来说就是“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至少梦里有你追寻” 。都说喝酒误事,也正是因为这样,在丞相下乡考察的途中,这位专职司机一次又在半醉半醒之间,来了个醉酒表演,只听见哇的一声,丞相的“专车”上顿时喷上了一些叫人恶心的“分泌物” 。
出行的负责官员见状怒不可遏,当场就要革了他的职,让他回家去过醉生梦死的生活 。就在这时,邴吉制止了负责官的行动,并且说了这样一番话:“酒不醉人人自醉,如果仅仅因为一次过失就赶走他,让他以后何处容身?你只管容忍一下,这次只不过是弄脏了我车上的垫褥罢了 。”车夫这才得以保全下来 。
这个车夫是土生土长的边郡人,熟知边塞发生紧急军务的事 。有一次外出,恰巧遇见边郡发来“紧急公文” 。车夫趁机跟随驿骑到公车府打听,得到这样一个颇有价值的消息:敌人(匈奴)入侵云中、代郡 。于是,车夫马上回丞相府向邴吉进行了汇报,并且建议丞相派专人到前线去进行“考察” 。邴吉二话不说,就批了两个字:可以 。
大敌当前,汉宣帝派人召见丞相和御史商量抗敌的事 。结果就敌人入侵郡吏的情况,邴吉一一解答 。而御史大夫仓促间不能知道详情,结果汉宣帝在“痛骂”御史大夫的同时,对邴吉竖起了大拇指,并且说了一句话:好一个恪尽职守的丞相 。
邴吉却将“功劳”推到车夫的身上,并且发出这样的感叹来:“士没有不能容忍的人,他们的才能各有所长 。假如我不是先听车夫的劝告,怎么能受到皇帝的褒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