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曹操挂上的罪名 孔融让梨的故事,孔融不孝乃无稽之谈

孔融这个人大家应该都是认识的吧?孔融让梨的故事也是经久不衰,如今已是成为用来教育孩子学会谦让的礼仪 。还有人说孔融不孝,你认为可能吗?这种说法又是从何而来呢?最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首的他,怎么可能背负不孝之名呢?下面就和度哥小编来一起看看其中的原由吧!
建安七子之首—孔融
孔融(公元153年-公元208年),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之一,建安七子之首,从小就天赋异禀,勤奋好学,是孔子的第二十代子孙,文学素养非常的高,喜欢评论倒是的政治现状,直言不讳的性格也为他带来了杀身之祸的主要原因 。孔融让梨的故事是发生在他4岁的时候,孔融不孝也是曹操给他强加上去的罪名而已 。下面就来看看具体的故事 。
【是曹操挂上的罪名 孔融让梨的故事,孔融不孝乃无稽之谈】孔融让梨的故事
孔融让梨的故事是发生在他仅只有4岁的时候,一天孔融父亲的朋友带了一盘梨子,给孔融兄弟们吃 。父亲叫孔融分梨,孔融挑了个最小的梨子,其余按照长幼顺序分给兄弟 。孔融说:“我年纪小,应该吃小的梨,大梨该给哥哥们 。”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又问:“那弟弟也比你小啊?”
孔融说:“因为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应该让着他 。”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汉朝 。小孔融也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榜样 。看了这个故事,发现他不亏是建安七子之首,从小就谦让的礼仪 。这么聪明这么谦让的他怎么又会被挂上不孝的罪名呢?我们在继续往下看 。
孔融不孝
孔融不孝,一般看到这样的说法都会觉得不可思议,因为众所周知,四岁的时候便会孔融让梨,尊老爱幼体现的淋漓尽致,那么为什么说孔融不孝呢?其实孔融不孝的言论之所以出现是因为孔融的一些言语,孔融曾经就父子,母子之间的感情问题说过一些看法,而主要思想是说父子、母子之间的感情并不是那么的重要,并且孝道也不需要太过 。因为这句话,孔融不孝的言论被提了出来 。但也有人说这并不是孔融不孝,而是孔融对愚孝的孝道的一种质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