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儒林外史】内容简介,中国古典讽刺文学的佳作

【长篇小说【儒林外史】内容简介,中国古典讽刺文学的佳作】《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 , 成书于乾隆十四年(1749年)或稍前 , 先以抄本传世 , 初刻于嘉庆八年(1803年) 。
全书五十六回 , 以写实主义描绘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 , 一方面真实的揭示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 , 从而对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礼教的虚伪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一方面热情地歌颂了少数人物以坚持自我的方式所作的对于人性的守护 , 从而寄寓了作者的理想 。小说白话的运用已趋纯熟自如 , 人物性格的刻画也颇为深入细腻 , 尤其是采用高超的讽刺手法 , 使该书成为中国古典讽刺文学的佳作 。
《儒林外史》代表着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高峰 , 它开创了以小说直接评价现实生活的范例 。《儒林外史》脱稿后即有手抄本传世 , 后人评价甚高 , 鲁迅认为该书思想内容“秉持公心 , 指摘时弊” , 胡适认为其艺术特色堪称“精工提炼” 。在国际汉学界 , 该书更是影响颇大 , 早有英、法、德、俄、日、西班牙等多种文字传世 , 并获汉学界盛赞 , 有认为《儒林外史》足堪跻身于世界文学杰作之林 , 可与薄伽丘、塞万提斯、巴尔扎克或狄更斯等人的作品相提并论 , 是对世界文学的卓越贡献 。
内容简介
小说从元末明初写起(“楔子”) , 一直写到明万历四十四年(“幽榜”) , 前后历时约二百四十八年 。正文从第二回开始 , 故事发生在明代成化末年 , 上距“楔子”约一百二十年;结束于第五十五回“四客”故事 , 此事发生在万历二十三年 , 下距“幽榜”二十一年 。前后历经一个朝代的兴衰 。
元朝末年浙江诸暨农家子弟王冕自学成才后 , 因不愿相与知县时仁和乡绅危素 , 避走山东济南卖画为生 。半年后 , 黄河决堤 , 百姓流离 , 王冕乃回到故乡 。不久 , 母亲病死 。又隔了一年 , 天下大乱 。吴王平方国珍 , 特去访问王冕 , 向他求教平天下之策 。数年后 , 吴王建国大明 , 礼部议定用四书、五经、八股文取士 。由此 , 王冕预知“一代文人有厄” , 乃及时避居会稽山中 。到了成化末年 , 山东兖州汶上县薛家集观音庵中办学堂 , 夏总甲推荐周进来教馆 。周进为一老童生 , 先后受到秀才梅玖的嘲弄和举人王惠的白眼 , 感到无限屈辱 。一年后又失却馆地 , 更是满腹怨嗟 。随姊丈金有余去省城为商人记帐时去贡院游覧 , 见到号板 , 怨愤至极 , 一头攮去 , 不省人事 。后得商人资助捐监应试 , 先后中了举人、进士 , 做了御史 , 点了广东学道 。他在主试南海、番属两县蜜生时 , 识拔了五十四岁的老童生范进入学 。
不久 , 范进又考取举人 , 但却喜极而疯 , 为丈人胡屠户一个嘴巴打醒 。范母也因喜极而亡 。在乡绅张静裔劝说之下 , 范进乃与他去房师、高要知县汤奉处打秋风 。二人正在候见汤知县时 , 当地乡绅贡生严大位又前来识 。严贡生因横行乡里 , 被告到县里 。不料汤知县居然准了状 , 严贡生不得不避走省城 。县里差人找到他的老弟监生严大育 。严监生胆小怕事 , 找两位舅爷虞生王德、王仁来了结乃兄官司 。不久 , 严监生妻王氏病重 , 又花了大量银子打点两位舅爷才将妾赵氏扶正 , 接着王氏病故 。婚丧两事一共花了四五千两银子 , 严监生十分肉痛 , 气恼交加 , 宿疾发作 , 以致一病不起 。此后 , 赵姨娘唯一的儿子又夭折 , 严贡生乃乘机谋夺乃弟家产 , 大兴讼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