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避型人格障碍有哪些表现?

导读:回避型人格又叫逃避型人格,其最大特点是行为退缩、心理自卑,面对挑战多采取回避态度或无能应付 。这样人很容易患上其他心理疾病,严重甚至会患抑郁症 。所以下面就来说一说怎么克服回避型人格障碍 。
回避型人格障碍的表现
缺乏自信,怀疑自身价值 。
为人敏感,特别是遭到拒绝和反对时 。日常生活中对一些小事的不如意,或被拒绝即表现得很委屈,感觉受到了较深的伤害 。逃避型人格障碍者从一开始就回避人际关系,要不就是无条件地接受他人意见 。他们在生活中尽管有交往的需要,但大多数人仍与周围人保持一定距离 。在丰富的情感世界中,他们很难同别人进行深入的感情交流 。
有很大的社会不安感 。
在那些需要大量接触他人的工作面前常常因羞怯而逃避 。在家庭之外他们很少有亲密朋友和知己 。患者的典型症状是他们很不愿意出风头,害怕暴露自己的内心感情,表现出羞愧,哭泣或不能回答问题 。他们对熟人很亲热,而对生活中习惯常规的任何改变会感到害怕 。
克服回避型人格障碍,需要从下面几方面入手:
【回避型人格障碍有哪些表现?】消除自卑感
要正确认识自己,提高自我评价 。形成自卑感的最主要原因是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因此要消除自卑心理,须从改变认识入手 。要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肯定自己的成绩,不要把别人看得十全十美,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认识到他人也会有不足之处 。只有提高自我评价,才能提高自信心,克服自卑感 。
多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
自我鼓励,相信事在人为 。当面临某种情况感到自信心不足时,不妨自己给自己壮胆:“我一定会成功:一定会的:”或者不妨自问:“人人都能干,我为什么不能干?我不也是人吗?”如果怀着“豁出去了”的心理去从事自己的活动,事先不过多地体验失败后的情绪,就会产生自信心 。
有些事要看得开
提高自己的抗打击能力,经受挫折的影响,不要关注自己的生理缺陷、性别、家庭出身、地位、荣誉等,消除内心的自卑感 。这样相信你会好过一点 。
多于他人进行交流沟通
回避型人格的人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人际交往障碍,加强与人的沟通,尊重他人,与人交流时注意倾听,并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理解、回应,让交流愉快进行 。每天做到与他人保持一定时间的交谈,并且增加交往的范围,最后尝试与陌生人进行交流,克服自己的人际交往障碍,消除回避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