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孙立人将军率中国远征军入缅抗日幕后真相

导读:12月中旬,日军分兵两路大举进攻缅甸 。中英美三国紧急磋商 。22日,英国印缅军总司令魏菲尔和美国陆军航空队长勃兰特从仰光飞赴重庆 。23日,中美英三国召开联合军事会议 。会议一开始,中英间就发生了争执 。英国表现出的态度十分明确,英国重视本国利益,轻视中国防务 。魏菲尔提出三点建议,中心为保卫缅甸,而不管亚洲太平洋战事 。中国希望守住缅甸的心情不亚于英国,中国唯一的补给线就是滇缅路,但对英国只顾自己、不管别人大为不满 。
何应钦对此十分气愤,声言宁可将物资退还美国,也不搞中英美合作了 。蒋介石原则上同意魏氏意见,而将重点放于远东军事计划方面,他说:“本会主要任务为按照罗斯福总统建议,拟定整个计划及组织永久机构 。”魏菲尔一再反对蒋介石的主张 。双方不欢而散 。24日,蒋介石于早餐中对魏菲尔说:“如果贵国需要,我可以派八万人入缅作战 。”而魏菲尔傲慢地说:“如由贵国军队解放缅甸,实在是英国人的耻辱 。”蒋介石觉得英国人自私之心,恶劣极矣,不可不防,遂指示中国军队暂缓入缅 。
1942年,抗战的第五个年头 。1月1日,宋子文代表中国政府与二十六国在《联合国共同宣言》上签字,中国名义上成为世界四强之一 。蒋介石掩盖不住内心的喜悦,记曰:“国家之声誉及地位,实为有史以来空前未有之提高 。”3日,经罗斯福提议,蒋介石又任中国战区(包括泰国、越南)最高统帅 。为加强中美军事联合,蒋介石要求美国派一参谋长到中国战区统帅部工作 。他通过宋子文对美国陆军部建议,派往中国的参谋长不必是远东问题专家;如果所派的人对中国知道太多,反而会使他不知所措 。美国人知道蒋介石的意思是要美国派去一个催促美援的、在中国授意下盖橡皮章的顾问,蒋决不欢迎一个要对中国军队有指挥权的人当他的参谋长 。
但美国陆军参谋长乔治? 马歇尔(毕业于弗吉尼亚军事学院)和陆军部长史汀生却另有打算 。他们怕在中国大量无谓地消耗美国资源,便派遣一个通晓中国、能有助于中国军事改革的人去当参谋长 。他们先选中了休?德鲁姆中将,后又改选为史迪威 。史迪威,1883年生于加利福尼亚,1900年考取西点军校,1904年6月毕业,与麦克阿瑟(1903年毕业)、巴顿(1912年毕业)、艾森豪威尔(1915年毕业)为先后同学 。1911年首次来华,1921年任驻华使馆少校随员,1935年任驻华使馆陆军武官,是中国通,会说流利的汉语,深谙中国文化与历史 。史迪威来华后的头衔是:中缅印战区美军总司令,中国战区总参谋长,租借物资总监督,同盟国战争委员会美国代表 。他来华任务是:保持滇缅路畅通,指挥归他节制的中国军队,协助提高中国军队的战斗力,提高美国援华物资的作用 。
美方命令一定,宋子文即电蒋介石,称:“史迪威为其(马歇尔)部下最有能力之将才,本拟任为出征军总司令,惟中国事紧要,故派其来华,谅蒙委员长重用 。”蒋介石阅完电文,心中思量片刻,决定任史迪威为自己的参谋长,并答应给予史迪威军事指挥权 。同时,蒋介石致电美国要求十亿美元的贷款,美国回电表示同意给五亿美元 。蒋介石虽未全部满足要求,但也不便再与美国讨价还价,他觉得还是家门口的事重要 。5日,蒋介石同意中缅印战区之设立,并与英方接洽入缅助战问题 。但英方借口滇缅路交通困难,运输不便,拒绝中国军队主力进入缅甸 。蒋介石见大好时机失掉,心中甚急 。
此时,日军第十五军由饭田祥二郎率领由泰国攻入缅甸 。英国在缅甸的守军英缅第一师、英印军第十七师、英澳军第六十三旅和装甲第七旅,计三万多人,在日军攻击下节节溃退 。1月31日,日军占领缅甸第二大港口毛淡棉,逼近拨安,英当局始慌了手脚 。2月3日,英缅军司令胡敦在腊戍会见蒋介石,要求中国军队主力火速入缅 。蒋介石态度从容,表示中国军队归英缅军总司令胡敦指挥,第六军接替泰缅边境防务,第五军前出东吁地区,防卫滇缅公路 。2月16日,在中缅边境的中国军队再一次作了动员,并下令:“据英方代表请求,仰光情况紧急,速派第五军入缅 。”25日,蒋介石亲自飞到昆明部署军事,下令第五、六军均归第五军军长杜聿明指挥 。由于交通问题,蒋介石决定第五军第二○○师先期深入缅甸东吁一带,直接增援英军,并构筑工事,坚守东吁,等远征军主力到来 。2月下旬,滇缅路运输频繁,车队蜿蜒行进,长达数里,浩浩荡荡,大有我武唯扬,气吞山河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