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诗人张若虚哪首诗奠定了他唐诗史上的地位

先来看一下张若虚基本简介 。张若虚 , 字和号都不祥 , 他主要的活动是在公元七世纪的中期到公元八世纪的前期 , 扬州人 , 初唐时期的诗人 , 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 。关于他的诗句并不多 , 目前仅存两首 。下面来具体看看张若虚简介 。
张若虚
张若虚的出生和死亡都不祥 , 他主要活动在公元七世纪中期到公元八世纪前期 , 至于民间所说的“吴中四士” , 也只能说明他们的名气在当时都是差不多的 , 并且因为户籍地相近所以并称 。
关于张若虚的生平事迹是少之又少 , 对于他的作品也是寥寥无几 。在唐朝 , 他的诗集几乎没有流传在世的作品 。从唐朝到元朝 , 他的一篇叫做《春江》的诗歌几乎都没有被别人所重视 。根据文史学家的考证 , 现在所存着的唐诗等选本中都没有看到过他的诗作 。不仅在唐诗的选本中没有他的诗歌 , 而且到了明朝对他的诗集也是只字未提 。最早收录他《春江》诗歌的人应该算是宋代的郭茂倩 , 收集在他的《乐府诗集》中 。然而这仅仅只是收录在乐府体诗中 , 直到明朝中还是没有将他的诗选在“正声”之中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 , 张若虚的诗还是被保留了下来 。
等了相近一千多年之后 , 张若虚的创作总算有了很大的转折 。自从被明朝时期的李攀龙将他的诗选入选本之后 , 他的诗也经常出现在很多的诗集中 。
张若虚的诗
关于张若虚的诗在目前仅保存了两首 , 其中一首《春江花月夜》最为著名 , 奠定了他在唐诗史上的地位 。这首诗歌一共有三十六句 , 用清丽的笔风来描写了江南春夜的诱人景色 , 同时还寄托了游子的思乡之情 。全诗意境孔明 , 音律优美 , 是千古的绝唱 。
张若虚的诗
在张若虚的诗中 , 《春江花月夜》是一首名作 , 它沿用了陈隋时期的乐府的题材来进行创作 , 抒发了自己的感人肺腑的离乡之情和富有哲理的人生感悟 , 诗句的语言优美动人 , 音律委婉悠长 , 完全不同于宫廷诗的过度包装 , 给人一种空灵幽静 。自然清新的感觉 , 后人评价创作这首诗歌的张若虚为大家 。
诗歌《春江花月夜》是乐府吴声的歌曲名 , 据传是由南朝的陈后主所创作 , 原来的歌词已经不传世了 。后来隋炀帝也曾经创作过此曲 , 张若虚的这首诗歌是拟题作诗 , 诗歌的曲调跟原来的有很大的不同 , 但是却最富盛名 , 具体的创作的背景已经不能再进行考究了 。
整首诗歌主要用春、江、花、月和夜为背景进行描写 , 并且主要以月为主体 。“月”是全诗中最核心的部分 , 将整首诗歌联系在了一起 , 诗歌跟随着月的生和落来进行情绪的描写 。在月光的照耀下 , 将自然景物以及人物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 , 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诗歌形象 , 向世人展示了一副动人的画卷 。这幅“画卷”主要是以淡色为主色 , 加上墨色的勾勒 , 就像是一副淡雅的水墨画 , 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
张若虚是哪个朝代的
?张若虚是哪个朝代的人?由于张若虚的出生和死亡的年份都不祥 , 因此人们对于他是哪个朝代的人感到十分好奇 。张若虚主要活动是在公元七、八世纪年间 , 应该算是初唐时期的人 。已经知道张若虚是哪个朝代的人了 , 下面就来看看张若虚相关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