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良好的自制力,孩子受益终身

一个孩子是否有较强的自制力不仅表现在学习成绩、解决问题的能力上,还有人际交往上 。自制力的培养其实也是毅力、坚持、意志力的培养,这些良好的品质会让孩子受益终生 。
在孩子自制力发展这个问题上,家长起着关键性作用,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制力?一起听听教育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钱志亮老师怎么说↓↓↓

培养孩子良好的自制力,孩子受益终身

文章插图
1
很多父母等到孩子青春期时,表现出很多坏习惯才开始着急,往往有点为时已晚 。
因为一个孩子的言行习惯是从小形成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只会越来越根深蒂固,再想纠正需要花费巨大的心力 。
喜欢溺爱、放任、纵容的家庭,孩子通常比较随心所欲,肆意妄为,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言行 。
其实孩子的自制力比我们想象中要强,关键在于父母平时有没有给孩子立规矩,讲原则,让孩子明白自己言行的界限在哪里 。
不是孩子自制力不行,是父母原则性不够强,可能在看到孩子撒娇、耍赖、哭闹后,就妥协了,打破了既定的规则,让孩子尝到了甜头 。
在教育孩子时,不要用太多规矩约束了孩子的探索行为,但是一些必需的规矩还是要有,比如对于零食、电子产品、作息时间的要求等 。
建立规则时一定要跟孩子商量和讨论,由孩子自己说出来的规矩,他会更乐意去执行 。
定下了规则,家长一定要坚持原则,语气、情绪可以很温和,但是态度和立场必须坚定 。
比如规定了孩子每天只能玩10分钟手机,如果孩子玩了20分钟,那么第二天就不许玩,不管孩子怎么要求都要拒绝 。
在适当的规矩中,孩子会慢慢由他律变为自律,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不能超过多长时间,自制力得到发展 。
当孩子做出专注、有自制力的行为时,家长可以给予鼓励和赞美,可以更有效地发掘孩子的潜力,强化孩子的良好行为 。

培养孩子良好的自制力,孩子受益终身

文章插图
2
家长做好榜样,营造民主平和的家庭氛围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明确指出:
“在童年和少年的早期,在7-11岁时,就要教会一个人的自我管理,还要让孩子们学会“强制自己”的能力 。若是错过了这个时期,以后就会不可避免地出现‘重新教育’的问题 。”
孩子的自制力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持续、缓慢的过程,需要父母在生活中的大事小事中慢慢培养 。
首先,父母应该给孩子做好榜样,让孩子看到父母规律生活、说到做到、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有良好的管理和约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 。
一个自己都管不住自己的家长,又怎么能教出有自制力的孩子呢?
其次,研究表明,父母的教养方式会影响孩子自制力发展 。
父母应做到不粗暴对待孩子,用简单粗暴的方式让孩子“不做了”、“乖乖听话”,并不能起到本质作用,他可能还是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为什么不能那样 。
这就需要父母平时对待孩子有足够的耐心,不用情绪压制孩子,而是要循循善诱,跟孩子认真解释清楚禁止的原因,让孩子“知其所以然” 。
对于孩子反抗、挫败的情绪,父母应表现出理解和接纳,“我认同你的情绪,可以帮助你疏解,但我也要坚持我的原则”,这就是正面管教的关键所在 。
在正面管教下的孩子,能感受到父母的爱,同时也有规矩的约束,会充满安全感,这样才能发展出更加稳定的自我,从内心生出源源不断的力量来更好地管理自我 。
父母在教育孩子上的投入越多,孩子自制力通常会发展的更好 。
这就告诫家长平时要舍得花时间多陪伴孩子,多和孩子交流,了解他的想法 。
一起阅读绘本、玩一些有意义的亲子游戏、带孩子参观博物馆、发展孩子的兴趣特长,让孩子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开始,逐渐训练出更好的自制力 。

培养孩子良好的自制力,孩子受益终身

文章插图
3
不过多控制,给孩子自我调节的空间
父母不要过分放纵孩子,反之,也不能过多控制孩子 。
很多父母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安排好孩子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孩子处于一种被控制的状态,不能有自己自由做主的空间,很少有机会锻炼自我控制 。
这样严格、一板一眼的管控不利于孩子自制力的发展 。不仅容易引发孩子的反叛心理,而且一旦当孩子处于一种充分自由的状态下,他反而会变本加厉地“放纵自我” 。
孩子在感到自己做主的事情上,会表现出更强的自制力 。
在一些事情上,家长可以给孩子适当的自主权,让他有做选择、做决定的自由空间 。
比如放假了让孩子自己决定什么时候写作业什么时候玩,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允许孩子有放松和尽情玩耍的时间 。
在这种状态下的孩子,是主动的、自觉的,做事情时才会有高注意力和高效率 。
家长也可以帮助和提醒孩子养成有计划地做事的习惯,学会放眼未来,享受掌控感和自由度 。
【培养孩子良好的自制力,孩子受益终身】想养出优秀的孩子,就从培养他的自制力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