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威王变法产物稷下学宫产生的职能是怎样的

稷下学宫,又被称作稷下之学 。齐国稷下学宫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高等学府 。它位于齐国的国都临淄稷门附近 。齐国稷下学宫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呢?下面就来了解一下这齐国稷下学宫吧 。
先来看看稷下学宫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吧 。稷下学宫的“稷”,是齐国国都临淄城一处城门的名称,而“稷下”指的就是齐国国都临淄城的城门附近的意思,“学宫”就是学习的地方 。齐国的君主在齐国的国都临淄稷门附近设立了一座学宫,就有了稷下学宫这个名字 。稷下学宫也被叫做稷下之学 。
齐国的稷下学宫是一所官办的高等学府 。但是它并不是在齐国成立之初就存在的 。它创建于齐威王初年,是齐威王变法的产物,是他为了巩固田氏政权的统治的一向重大举措 。当然,这一举措并不是齐威王自己凭空想出来的,那时候的齐威王受到了魏文侯尊礼子夏建立西河之学的影响,加上想要广开言路,于是就设立了稷下学宫 。在稷下学宫中,推行的官学乃是黄老之学,因为其方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当时的稷下学宫几乎容纳了“诸子百家”的所有门派,为之后的“百家争鸣”创造了条件 。稷下学宫的开设,大大的增强了人们的学习热情,大量学术著作相继问世,大大地促进了先秦时期学术文化的繁荣 。
稷下学宫产生的职能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齐威王变法的产物 。随着稷下学宫的建立,大批的著名学者从各国纷至沓来,在稷下学宫中聚集 。稷下学宫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学府,由于它自身的特点和性质,使得稷下学宫除了是个学术交流的场所,还产生了一些相应的职能 。稷下学宫产生的职能有哪些呢?
首先作为一所学宫,学术是必备的职能 。稷下学宫的学术以黄老为主,具有兼容百家之学,多元思想并立,各家平等共存,相互争鸣,也就为后来百家争鸣局面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
再说教育职能,稷下学宫本身便是一个教育的场所 。它符合所有教育的要求,除了规模宏大的校舍条件之外,还有开展正规教学活动的师生 。它还有着独特的教育特点——游学 。游学指的是学生可以自由向稷下寻师求学;而老师也可以在稷下招生讲学,这不仅使学士们开阔了眼界,打破了私学界限,思想兼容并包,还促进了各种学说的发展和新学说的创立,大大促进了人才的培养和成长 。
最后是询议的职能 。在稷下学宫中,齐王向稷下学者咨询国事、天下事,而稷下学者们也纷纷各抒己见,也就是说稷下学者发挥了智囊团的作用,也就渐渐成了一个政治咨询中心 。
所以,稷下学宫产生的职能有:学术、教育和询议 。
齐国稷下学宫灭亡的根本原因
齐国稷下学宫的设立可以说是齐国的一项重要举措 。但是稷下学宫在齐国灭亡之后随着齐国的灭亡也消失了 。有人对稷下学宫灭亡的根本原因产生了疑问:虽然从表面上看是秦灭了齐才导致的稷下学宫灭亡,但是并不能说这就是齐国稷下学宫灭亡的根本原因 。
齐国稷下学宫的灭亡,不仅仅只有秦灭齐这个外在的原因 。齐威王继位后,对齐国进行了变法,要改变齐国的现状,于是便设立了稷下学宫,为的是巩固自己的田氏政权并广开言路 。
之后的齐宣王采取了比齐威王更加开明的政策,“趋士”、“贵士”、“好士”,除了官学黄老道家外,儒、名、法、墨、阴阳等各家学派林立,学者们聚集一堂,围绕着礼法等话题,展开辩论,各家之间相互吸收,共同发展,使得稷下学宫的规模和成就达到了顶峰 。但是,也因为他开明的政策,有了个别滥竽充数之人,使得稷下学宫学者的质量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