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衮传】原文及翻译,常衮,京兆人也

常衮传
常衮,京兆人也 。父无为,三原县丞,以衮累赠仆射 。衮,天宝末举进士,历太子正字,累授补阙、起居郎 。宝应二年,选为翰林学士、考功员外郎中、知制诰,依前翰林学士 。永泰元年,迁中书舍人 。衮文章俊拔,当时推重,与杨炎同为舍人,时称为常、杨 。性清直孤洁,不妄交游 。内侍鱼朝恩恃权宠,兼领国子监事,衮上疏以为不可 。时朝廷多事,西北边虏,连为寇盗,衮累上章陈其利害,代宗甚顾遇之,加集贤院学士 。大历元年,迁礼部侍郎,仍为学士 。时中官刘忠翼权倾内外,泾原节度马?又累著功勋,恩宠莫二,各有亲戚干贡部及求为两馆生,衮皆执理,人皆畏之 。
元载之得罪,令衮与刘晏、李涵等鞫之,狱竟,拜衮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太清、太微宫使,崇文、弘文馆大学士,与杨绾同掌枢务 。代宗尤信重绾 。绾弘通多可,衮颇务苛细,求清俭之称,与绾之道不同 。先是,百官俸料寡薄,绾与衮奏请加之 。时韩?判度支,衮与?各骋私怀,所加俸料,厚薄由己 。时少列各定月俸为三十五千,?怒司业张参,唯止给三十千;衮恶少詹事赵期,遂给二十五千 。太子洗马,实司经局长官,文学为之贰 。衮有亲戚任文学者给十二千,而给洗马十千 。其轻重任情,不通时政,多如此类 。
无几,杨绾卒,衮独当政 。故事,每日出内厨食以赐宰相,馔可食十数人,衮特请罢之,迄今便为故事 。又将故让堂封,同列以为不可而止 。议者以为厚禄重赐,所以优贤崇国政也,不能,当辞位,不宜辞禄食 。政事堂有后门,盖宰相时到中书舍人院,咨访政事,以自广也,衮又塞绝其门,以示尊大,不相往来 。既惩元载为政时公道梗涩,贿赂朋党大行,不以财势者无因入仕 。衮一切杜绝之 。中外百司奏请,皆执不与,权与匹夫等,尤排摈非文辞登科第者 。虽窒卖官之路,政事大致壅滞 。
【【常衮传】原文及翻译,常衮,京兆人也】代宗既素重杨绾,欲以政事委之 。绾寻卒,衮与绾志尚素异,嫉而怒之 。有司议谥绾为文贞,衮微讽比部郎中苏端令驳之,毁绾过甚,端坐黜官 。时既无中书侍郎,舍人崔?甫领省事,衮以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得总中书省,遂管综中书胥吏、省事去就及其案牍,?甫不能平之,累至忿竞 。遂令?甫分知吏部选事,所拟官又多驳下 。时衮散官尚朝议,又无封爵,郭子仪因入朝奏之,遂特加银青光禄大夫,封河内郡公 。及代宗崩,与?甫争论丧服轻重,代相署奏 。初换?甫河南少尹,再贬为潮州刺史 。杨炎入相,素与衮善,建中元年,迁福建观察使 。四年正月卒,时年五十五 。久之 。赠左仆射 。有文集六十卷 。
翻译
常衮,京兆人 。父亲名无为,是三原县丞,由于衮的缘故多次赠予仆射官职 。衮,天宝元年(742)考取进士,当过太子正字,多次授补阙、起居郎 。宝应二年(763),选为翰林学士、考功员外郎中、知制诰,依前翰林学士 。永泰元年(765),升为中书舍人 。衮的文章俊拔,为当时所推崇,与杨炎同是舍人,当时被称为常杨 。性格清高孤洁,不轻易与人交往 。内侍鱼朝恩依仗权势得宠,兼任国子监事,衮上奏认为不行 。此时朝廷事务繁多,西北边虏,接连进犯,衮多次上疏陈述其利害关系,代宗更加信任他,加授集贤院学士 。大历元年(766)升为礼部侍郎,仍为学士 。此时中官刘忠翼权倾宫廷内外,泾原节度使马王..又多次取得显著功勋,两人最受恩宠,无人相比,每人都有亲戚请出任官职以及请求成为馆府的众生,衮都依照标准管理,人们都害怕他 。
元载得罪,命令衮与刘晏、李涵等人审讯,审判完后,提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太清、太微宫使,崇文、弘文馆大学士,与杨绾共同掌管枢务 。代宗尤其信任重用绾 。绾处理公务认同即可,衮却非常力求苟细,以求得清俭的名声,和绾的办法不同 。原先,百官俸料很少,绾和衮上奏请求增加 。此时韩氵晃为判度支,衮与氵晃各自依照私情施行,所加的俸料,多少之分由自己决定 。此时大致定为每月俸为三十五千,氵晃对司业张参不满,仅只给三十千;衮厌恶少詹事赵其心,于是只给二十五千 。太子洗马,实际为司经局长官,而文学为副职,衮有亲戚任文学职务给十二千,而给洗马仅只十千 。其轻重多少任自己决定,而不按规定,诸如此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