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夫从江中捞出七两重汉代金饼疑为淮南王所铸

寿州八公山①侧土中及溪涧之间,往往得小金饼,上有篆文“刘主”字,世传淮南王②药金也 。得之者至多,天下谓之印子金是也 。然止于一印,重者不过半两而已,鲜有大者 。予尝于寿春渔人处得一饼,言得于淮水中,凡重七两余,面有二十余印,背有五指及掌痕,纹理分明 。传者以谓埿③之所化,手痕正如握埿之迹 。襄、随之间,故舂陵白水④地,发土多得金麟趾、褭蹄⑤ 。麟趾中空,四傍皆有文刻,极工巧 。褭蹄作团饼,四边无模范迹,似于平物上滴成,如今干柿,土人谓之“柿子金” 。《赵飞燕外传》⑥:“帝窥赵昭仪浴,多袖金饼,以赐侍儿私婢 。”殆此类也 。一枚重四两余,乃古之一斤也 。色有紫艳,非他金可比 。以刃切之,柔甚于铅,虽大块亦可刀切,其中皆虚软;以石磨之,则霏霏成屑 。小说谓麟趾、褭蹄乃娄敬⑦所为药金,方家谓之“娄金”,和药最良,《汉书》注亦云异于他金 。予在汉东,一岁凡数家得之,有一窖数十饼者,予亦买得一饼 。
【注释】
①八公山:在今安徽淮南市西 。其地在宋代属寿州(先后治今凤台、寿县) 。
②淮南王:即刘安(前179—前122) 。汉高祖刘邦之孙 。好读书,组织门客撰成《淮南子》 。后以谋反事发,被杀 。
③埿:读作“泥”,指泥团 。
④舂陵白水:指舂陵县白水乡,在今湖北枣陽市南吴店镇 。西汉时宗室刘仁(东汉光武帝之祖)迁居于此,改封舂陵侯 。
⑤金麟趾:麟足形的铸金 。褭(niǎo)蹄:马蹄形的铸金 。
⑥《赵飞燕外传》:旧题汉人伶玄传,记汉成帝皇后赵飞燕逸事 。
⑦娄敬:即刘敬 。汉初齐地人 。事刘邦,封关内侯,赐姓刘 。
【译文】
寿州八公山旁的土地中及溪涧之间,往往发现小金饼,上面有篆书的“刘主”二字,世传为淮南王刘安所造的药用金饼 。世人得到这种小金饼的很多,各地称之为“印子金”的就是这种小金饼 。然而这种小金饼只有一个印,较重的也不过半两左右,很少有较大的 。我曾从寿春渔人的手里得到一饼,说是出于淮水中,共重七两有余,上面有二十多个印,背面有五个指头及手掌的痕迹,纹路清晰 。传给我这金饼的人以为它是由捏起来的泥饼变成的,上面的手印正像捏泥团留下的痕迹 。襄陽、随州之间,在旧时的舂陵县白水乡一带,挖地多能见到金麟趾和褭蹄金 。金麟趾是中空的,四面都有刻画的文饰,极为工巧 。褭蹄金是团饼的形状,四边都没有用模子铸造的痕迹,似乎是在什么物体的平整表面上浇成的,就像如今的干柿饼,当地人称之为“柿子金” 。《赵飞燕外传》记载:“成帝窥视赵飞燕洗澡,常在衣袖里藏着金饼,用来赏赐收买飞燕的侍女和贴身丫鬟 。”所用的金饼大概就是金麟趾和褭蹄金之类 。这种金饼一枚重四两有余,就是古代的一斤 。其中有艳丽的紫色的,其他金饼都不能比 。用刀来切它,比铅还柔软,就是大块也可用刀来切,其中都是空软的;以磨石来磨它,就变成纷纷的碎屑落下来 。小说中说麟趾金和褭蹄金是娄敬所造的药用金,医家称之为“娄金”,用来配药是最好的,《汉书》旧注也说它与其他金制品不同 。我在汉东时,一年里就有好几家发现这种金饼,有一窖就出土几十饼的,我也买得一饼 。
【渔夫从江中捞出七两重汉代金饼疑为淮南王所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