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简介春秋战国分界线是什么?

中国特定历史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又称东周时期 。西周时期,周天子保持着天下共主的威权 。平王东迁以后,东周开始,周室开始衰微,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义,而无实际的控制能力 。中原各国也因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大国间争夺霸主的局面出现了,各国的兼并与争霸促成了各个地区的统一 。因此,东周时期的社会大动荡,为全国性的统一准备了条件 。
春秋战国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 。春秋时期,简称春秋,指前770年-前476年,是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 。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另一说认为春秋五霸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战国时期简称战国,指公元前475年~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东周的一段时期(秦统一中原前),各国混战不休,故被后世称之为“战国” 。“战国”一名取自于西汉刘向所编注的《战国策》 。
春秋战国分界线
春秋(前770-前476)战国(前475-前221) 。一般史学界以三家分晋、田氏代齐为春秋战国分界线 。关于春秋战国断代,历来说法不一:或以《春秋》绝笔之年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为春秋下限;或以周元王元年(前475年)为战国始年,或以周贞定王元年(前468年)
得名由来
春秋战国来源于春秋和战国两部分,在中国上古时期,春季和秋季是诸侯朝觐王室的时节 。另外,春秋在古代也代表一年四季 。而史书记载的都是一年四季中发生的大事,因此“春秋”是史书的统称 。而鲁国史书的正式名称就是《春秋》 。传统上认为《春秋》是孔子的作品,也有人认为是鲁国史官的集体作品 。据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的解释,春秋意指春去秋来,以编年体形式记录史实 。
而战国的来源是《战国策》,是国别体的史书,作者是西汉的刘向 。
【春秋战国简介春秋战国分界线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