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之战的过程古代规模最大的一次水战

鄱阳湖之战的过程:元末,南方各反元武装不断取得胜利 。至正二十年(1360年)后,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了以武昌为统治中心、“尽有江西、湖广之地”、自立为汉帝的陈友谅,以应天(今南京)为统治中心的吴国公朱元璋和以平江(今苏州)为统治中心、控制了苏浙之地、自称吴王的张士诚三大势力,由于辖区相邻,彼此展开了武力兼并 。
“陈友谅兵强志骄,张士诚粮足财富而无远图 。为避免两线作战,朱元璋决定先集中兵力西征陈友谅,因为他控制了安庆、九江、武昌三个战略重镇,占地广阔,野心和力量都很大,是平定江南的最大障碍 。”汪红亮说 。
正当朱元璋运筹灭陈之际,至正二十年(1360年),陈友谅率水军10万进攻应天府,被朱元璋打败,退回江州(今九江),据守故地 。朱元璋趁胜不断向西推进,仅用一年就攻占了蕲州、黄州、兴国、乐平、抚州等地,并于至正二十二年取得龙兴(今南昌),改为洪都府,袁州、瑞州、临江、吉安相继归属,实力大大增强 。
洪都告急两军相遇鄱阳湖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四月,陈友谅因疆土被朱元璋所占,大为气愤,趁朱军主力北援安丰之机,以60万水陆大军围攻洪都 。当时守城的大都督为朱元璋之侄朱文正,率众兵浴血奋战,死守洪都85天未投降 。
同年七月初,朱元璋亲率水军20万回救洪都,于十六日进抵湖口,他先派兵守住泾江口和南湖嘴切断陈友谅归路;又派兵扼守武阳渡以防陈军逃跑;自己则亲率水师进入鄱阳湖,形成“关门打狗”之势 。
陈友谅听说朱元璋大军来援,即撤洪都之围,东出鄱阳湖迎战 。一场规模空前、激烈异常的生死大决战就此展开 。
陈军摆巨舰连锁为阵
七月二十日,两军在鄱阳湖康郎山湖面相遇 。陈军巨舰联结布阵,展开数十里 。据史料记载,“联巨舟为阵,楼槽高十余丈,绵互数十里,族旗戈盾,望之如山”,且“乘上流,锋锐甚”,气势夺人 。朱元璋针对其巨舰首尾连接不利进退的弱点,将己方舰船分为20队,每队都配备大小火器和弓弩,下令各队接近敌舰时,先发火器,次用弓弩,靠近敌舰时再用短兵器进行格斗 。
次日,双方展开激战 。陈友谅军的船为红色,朱元璋军的船为白色 。一开战,朱军大将徐达便身先士卒,率舰队勇猛冲锋,击败了陈军的前锋,毙敌1500人,缴获巨舰一艘;俞通海也乘风发炮,焚毁陈军20余艘舰船 。陈军被杀和淹死者甚众,但朱军伤亡也不少,朱元璋的座舰搁浅被围,险遭不测 。
此时,战斗陷入胶着状态 。从清晨打到日暮,仍未分胜负 。
朱军巧施火攻烧连船
七月二十二日,双方重新部署兵力,展开了更大规模的决战 。朱元璋亲自率领水师出战,但陈舰巨大,朱军舰小不能仰攻,接连受挫 。这时,朱元璋及时采纳了部将郭兴的建议,决定改用火攻破敌 。
待湖面上吹起东北风,朱军将领率“敢死队”驾7艘装满火药柴薪的渔船迫近敌舰,顺风放火 。一时间,湖中火光冲天,陈军大乱 。朱元璋抓住有利战机,立即调动水军主力全线出击 。只见千艘战船一齐驶向敌军,朱军将士喊杀声震天动地,火器齐放 。陈军连船顿成一片火海,上百艘巨舰均被烧毁,死伤过半,陈友谅的两个兄弟及大将陈普略均被烧死 。
朱元璋趁势挥军进击,杀敌2000余人 。次日,双方又有交锋,陈友谅瞄准朱元璋旗舰展开猛攻 。陈军发现朱元璋乘坐的指挥舰后,集中炮击 。朱元璋紧急移往他舰,原舰被击得粉碎 。为挽回危势,七月二十四日,俞通海等人率6舰突入陈军舰队,和朱军主力舰队里应外合,出奇制胜 。在朱军的前后夹击下,陈军大败,“弃旗鼓器仗,游蔽湖面” 。陈友谅只好收拾残部撤退,不敢再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