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新知识长真本领挑“金扁担” 中国之最知识600字( 三 )


迄今,江西省“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学员累计达7万余人,学员平均入学年龄33.6岁 。
农时不等人,农民怎样上大学?
忙时下田劳作,闲时上学听课,探索农学结合、工学交替、半农半读的弹性学制
晚风徐徐,夜色渐浓,江西农业大学图书馆灯火通明,自习室内座无虚席 。36岁的“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学员胡嘉身着一身西服,在多数身穿运动休闲装的学生中格外显眼 。
胡嘉既是峡江县金坪民族乡的果业种植大户,也是江西农业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新生 。他端坐在桌前,认真整理石玉莲白天上课时讲授的内容,自习室内不时传来纸页翻动的窸窣声或笔尖滑过的沙沙声 。
春争日,夏争时 。胡嘉种植了两季水稻,还要打理近200棵脐橙树和杨梅树 。多数农民和胡嘉一样,平常种地本就忙碌,如何挤时间上大学?
10年前,石玉莲曾为此犯愁 。彼时,开学后得在校集中授课3个月,石玉莲只得把一双儿女送到妹妹家 。每当下课铃响,她常一路小跑冲出教室,在走廊上总有打不完的电话,不是叮嘱家人施肥打农药,就是联系经销商供应农资 。“谁家没一摊子事?”石玉莲一度很无奈 。
如何让“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学员心无旁骛上大学?江西省针对农民从事生产经营服务活动难以离土离乡等特点,因地制宜探索出了农学结合、工学交替、半农半读的弹性学制,将集中面授时间缩短至大专每学期15天、本科30天,并尽可能安排在农闲季节 。
“忙时下田劳作,闲时上学听课 。”石玉莲说,现在,江西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教务老师会提前征询意见,学员可根据农事安排自主选择集中授课时间,有效化解了农与学的时间冲突 。
学制调整效果立竿见影,教学内容改革同步推进 。
“农民上大学,不是为了一纸文凭 。”石玉莲直言,“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学员普遍年龄偏大、文化底子薄,如果课程讲得过于专业,并不适用于具体的生产实践 。比如畜禽养殖技术这门课,起初有较多篇幅侧重于畜禽解剖,一度让石玉莲和同学们听起来很吃力 。
如何让“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学员听得懂、学得进、用得上?2014年,张水发主持课程改革,围绕农业产业发展重点、农村管理难点、知识需求热点做“加减法”,对跟实际应用联系不够紧密的课程予以删除,同时增设智慧农业、电子商务等课程 。
“干什么、学什么,需什么、教什么 。”张水发介绍,江西农业大学组织经验丰富的教师编写教材,为“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学员量身定制了11部专用教材和20部辅导教材,“全省还建成126个教学实践基地,采用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把课堂移到田间,让学员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 。”
“课程有看头、有听头,学到手就能用 。”石玉莲以农产品市场营销这门课举例,课改后少了抽象难懂的理论,多了明白如话的生动案例 。她活学活用,带动村民砍掉了老化的蜜橘树,改种脆蜜桃等水果,打出了品牌,开拓了市场,如今形成上千亩果园 。
按照着眼实际、强调实用、注重实效的“三实”原则,江西农业大学为“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学员开设了农业技术与管理、畜牧兽医等16个涉农专业,覆盖乡村振兴全产业链 。与此同时,学校始终严把入口关、抓好过程关、守好出口关,切实提升人才培养含金量 。
石玉莲就曾尝过“严”的滋味 。“新农村建设专题这门课差点没及格 。”石玉莲说,自己开始对这门课重视不够,没想到连续几次课程作业成绩都不理想,“我赶紧找老师补课,考前又熬夜复习,期末考试成绩与平时成绩加权计算后,总算过了60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