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氏家谱及汪姓来源,后代有多少?


汪氏家谱及汪姓来源,后代有多少?

文章插图
姓氏,只是一个符号,凝集一个家族的象征!现在若在利益面前,什么都是浮云 。
汪氏家谱的汪氏介绍 一、出自汪芒氏
商时有汪芒国,国君为防风氏,漆姓,守封禺之山 。《古今姓氏书辨证》说汪姓“出自古诸侯汪芒氏后裔”,《通志·氏族略》也说:“商代有汪芒(又作汪罔)国,其人以国为氏 。”相传汪芒是巨人之国 。防风氏身高三丈 。当时大禹在会稽召集天下诸侯,防风氏迟到了,结果被大禹处死 。国人后来迁居湖州的山里,称汪芒氏 。
战国时楚国灭越,汪芒氏也被攻破,后来逃到安徽南部的歙县一带,改姓汪氏,即安徽汪姓 。
二、出自姬姓
是周公之子伯禽之后 。春秋时,鲁成公的庶子满因食邑于汪(在今山东省境内),其后人以邑为姓,即山东汪氏 。清人张澍《姓氏寻源》说:“汪氏之先出鲁成公支子,食采于汪,因以为氏 。”鲁国为春秋战国时期周王朝之同姓封国,周族的始祖为后稷,传说是因姜螈踩了巨人的足迹而生,始姓姬 。周武王克商后建立了西周,为了便于统治这广大的新疆土,必须建立属国以拥护王室,于是采取了分封制 。
武王、周公、成王先后分封了71个诸侯国,其中有其兄弟15人,同姓14人,周王室子孙一般都得到封地,做了大小诸侯 。周公的长子伯禽被封为鲁侯,建都曲阜(今山东西南部),鲁国第21位君主是鲁成公,成公庶子(旧称妾所生的孩子)姬满的封地在汪,其后代便以邑名“汪”为姓 。关于汪姓为鲁成公之后,清代学者汪琬《尧峰文钞》卷一《汪姓缘起考》中记述了其神奇经历:“吾汪当从姬姓裔为正 。又按旧谱,鲁成公庶子生而有文在其手,左水右王,故名曰汪 。其后子孙遂氏之 。……吾汪氏之得姓,当从食采为正 。
【汪氏家谱及汪姓来源,后代有多少?】盖始则以采地为氏,继则以氏为姓也 。”就是说鲁成公庶子生下来时,左、右手上分别写有“水”、“王”二字,因此取名为汪,其后子孙以汪为氏,继而以氏为姓 。安徽《祁门县志·氏族考》记载得更富传奇色彩:“汪氏得姓始于颍川侯,姓姬名汪,鲁成公黑肱之次子也 。始母夫人姒氏,梦游汶 (今山东汶上县,春秋时为鲁国中都邑),观彩虹亘天,心知其祥,觉而有孕,孕二十五月而生子,握手三月乃开,左(手)有水纹,右(手)有王纹,合成汪字,遂以名之为鲁上大夫采邑,颍川因以为姓 。”
三、少数民族汪姓
《辽史》、《金史》、《元史》以及《李朝实录》等书中,都记载有不少女真姓,多为多音节的姓,女真人进入中原地区后,受到汉文化的影响,开始将女真语姓改为汉字姓,这其中就有将古里申氏、汪古氏等改为汉”族汪姓的 。《续通志·氏族略》载:元时翁观,即汪古,亦作黄掴、雍古部人以汪为氏 。
元代汪世显家族就是汪古部落之汪姓 。
满族汪姓《清朝通志·氏族略》载:汪,清满洲人姓,世居沈阳 。刘庆华《满族姓氏录》称:清满洲八旗瓜尔佳氏、完颜氏等均有改姓汪的 。今河北隆化县满族有汪姓 。
土族汪姓明洪武四年(1371年),南木哥率部归附明朝,因功授指挥佥事 。南木哥子叫汪失去加,取汪失去加之首字为姓,称汪土司 。
由此,其后裔及所部民众以汪为姓 。
瑶族汪姓 古代明朝宦官汪直就是瑶族人 。
另外,在土家族、回族、锡伯族、东乡族等少数民族中亦有汪姓 。